粤侨办加快华侨农场改革步伐
2002年3月25日
华声报讯:广东省共有23个华侨农场,分布在全省14个地级以上市,总人口28.5万多人,占全国华侨农场总人口的49%,其中安置来自24个国家的归侨难民8.5万多人,占全国华侨农场归侨难民人口的40%。 华侨农场建场以来,广大归侨难民辛勤劳动,开山垦荒,建厂办企业,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华侨农场经济发展滞后,贫困归侨难民成为了广东省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如何进一步推动华侨农场的改革与发展,改变华侨农场以及归难侨的贫困状况,一直是省人大代表、省政协代表在"两会"中,提出建议、提案和意见的热点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广东侨界亟待解决的难点之一。 2001年省侨办办理省人大、省政协代表建议、提案和意见17件,其中,对华侨农场工作的建议提案和意见7件。至今年3月止,收到办理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省八届政协五次会议代表对华侨农场工作的建议提案和意见共7件。由此,也反映出当前华侨农场仍然存在困难和问题。 省委、省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和关心华侨农场工作,不断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进华侨农场的改革和发展。为了解决当前华侨农场和归难侨存在的困难问题,加快华侨农场的改革和发展步伐,2001年9月,省政府发出《批转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加快华侨农场改革与发展意见的通知》(粤府[2001]62号),提出了"十五"期间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工作,并明确指出:“推动华侨农场和归难侨尽快脱贫奔康,是广东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据了解,省侨办在推进新世纪的侨务工作中,又推出新的举措,即在全省上下逐步建立和完善五个新机制和采取新方法和新手段做到"三化"。其中,要加强与人大侨委、政协"三胞"委、侨联、致公党的联系与合作的"五侨"合作互动机制;要加强国侨办的沟通联系,调动全省上下各级侨务部门的积极性,分工合作,发挥整体效能的侨务系统上下联动机制;要用社会化的工作手段对应社会化的侨务工作,敢于和善于利用社会力量开展侨务工作,在社会化中推动侨务工作的发展。我们相信,在中央、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以及华侨农场自身努力下,通过进一步深化华侨农场体制改革,加强华侨农场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奋发图强,开拓创新,华侨农场的各项事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谱写侨区(镇)辉煌的新篇章。(广东侨网吴功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