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侨界

 

广东省侨办资助贫困归难侨子女上大学

2001年9月29日

    
    华声报讯:广东省侨办今年继续资助品学兼优考上大学,但家境贫困的归难侨大学生。华侨农场归难侨家庭盼望的贫困归难侨(子女)大学生资助金,在开学前已陆续发放到了贫困归难侨大学生手中。根据各华侨农场报来的贫困学生名单和到部分农场的贫困归难侨家庭家访了解到的情况,今年省侨办安排资助金额18.7万元,共资助归难侨贫困学生81人,其中今年考上大学的27人。广东省侨办早在1994年就开始了对贫困归难侨大中专学生的资助,至今已经资助546人次,累计资助金额达到131万。
    
    吴佩霞是湛江市华侨管理区(原奋勇华侨农场)越南难侨子女,今年顺利考上了五邑大学中文系。但是,年人均收入不足两千元的窘迫家境,以及妹妹和弟弟都要读书的现实情况,使她在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喜忧参半。惠州市杨村经济管理区(原杨村华侨柑桔场)的傅帮莲考上了韩山师范学院,但她的父母都是越南难侨,以种植柑桔为生,前年由于经济效益低下砍伐改种,新种的龙眼却又在当年罕见的霜冻中被全部冻死,现在只能靠种菜、卖菜的微薄收入为生,生活非常困难。当得知广东省侨办已帮助他们解决了读书费用时,他们都显得激动和高兴。吴佩霞掩饰不住内心的高兴,她说:"我十分珍惜广东省侨办的资助。我要刻苦学习,以优异成绩报答社会对我们的关怀。"而傅帮莲的父母也放下了心头一块大石,他们说:“省侨办真是想归难侨之所想,急归难侨之所急,真是为贫困归难侨办了一件大实事。”
    
    广东省的华侨农场共安置有来自印尼、越南等24个国家的归难侨8.5万多人。由于华侨农场多地处边远,部分归难侨生活还比较困难,人均收入比全省水平要低22%,因此归难侨子女读书难,尤其是读大学难的问题引起了有关方面特别是广东省侨办的关注。在开展助学工作的同时,省侨办还十分关心受资助归难侨学生的生活、思想状况,通过定期书信联络、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注重从思想上引导归难侨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刻苦学习,学成后报效社会,报效国家。(广东侨网李世康黄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