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侨界

 

中国侨联五年工作综述

    
    在20日开幕的第七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上,中国侨联主席林兆枢的工作报告中,提了多次的一个短语就是“组织起来,活跃起来”,这是全国侨联2000年初向各级侨联提出的要求,也是中国侨联近5年工作的真实写照。

    
组织起来,服务侨胞

    
    中国侨联全称是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作为一个由归侨侨眷组成的人民团体,侨联主席林兆枢多次强调:3000多万归侨侨眷是侨联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侨联工作重心在基层。为此,他们特别把2000年定位为“基层组织建设年”。
    
    5年间,全国各级侨联组织由原来的8000多个发展到11200余个,重点侨乡县、乡、村三级侨联组织普遍建立起来,在归侨侨眷较集中的城市社区、大型企业等都相继建立了侨联组织。
    
    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各级侨联充分调动群众力量。天津市侨联2002年成立了由一批热心老归侨侨眷担纲的老年工作委员会。他们组织了两次招聘会,使23名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5年来,全国各级侨联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献爱心、送温暖”等活动。2003年,非典流行之初,消毒液暂时脱销,山东省济南市侨联想方设法从外地购进300瓶消毒液,连夜分发到困难归侨侨眷家中。
    
    维护侨胞权益也是侨联各级组织的重要任务。2002年,中国侨联开展了“维护侨益年”活动,宣传《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协助归侨及侨胞解决实际困难。澳门华商林沧伟在云南昆明投建的饭店因为合作方的欺诈行为,7年不能开业。昆明侨联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替他向有关部门反映,又与数名政协委员联名提出提案,使其得到妥善解决。5年来,全国各级侨联接待来访13万人次,处理来信71230件,促进解决侨房问题11576件,协助处理诉讼案件667件,真正起到了侨胞“娘家”的作用。

    
行动起来,凝聚侨心

    
    2002年3月,由中国侨联主办的“二十世纪的华侨华人”图片展在北京开幕,718幅珍贵历史图片全面地记叙了华侨华人的百年沧桑历史。
    
    凝聚力首先来自了解,让大家了解侨胞,也让侨胞了解自己。5年来,在中国侨联倡议下,全国已建立孙中山故居、陈嘉庚纪念馆等32个具有侨界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延安侨联旧址和西柏坡、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建立了图片室,展现了侨胞和归侨积极投身革命的光辉历史。中国侨联还先后评选表彰了“侨界十杰”等先进个人。在非典期间做出卓越贡献的著名医学专家钟南山院士就是“侨界十杰”之一。
    
    散居于世界各地的几千万海外侨胞也是中国侨联关注的对象。为了联系海外侨胞,中国侨联把2001年定为“拓展海外联谊年”。他们还特别开展未建交国家侨胞工作,以及与台湾同胞、台籍侨胞的交流,多次组团分别参加全球性和区域性的华侨华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大会。
    
    艺术无边界、文化易共鸣,中国侨联大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与有关单位合作举办了闽南文化节、潮人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外华侨华人龙舟龙狮赛、海内外小学生作文大赛等活动。

    
活跃起来,发挥侨力

    
    2000年4月,中国侨联在西安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侨联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几年来,中国侨联先后与云南、河北、江西省政府及山东、浙江、北京所属的地、市、区级政府合作,搭建平台,开展招商引资、招贤引智活动,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002年上海市侨联通过“海内外华商聚浦江”等活动,促成和协调合作项目10余个,引进资金9亿元。天津市侨联牵头,承办了由市政府主办的“海外博士天津科技项目人才交流会”,100多名博士应邀赴津参加了交流会,签订项目意向75个。中国侨联还组织港澳侨联委员、海外侨胞到西部考察,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信息,介绍项目和人才。
    
    “我校原来破烂不堪,教室狭窄拥挤,光线不亮……在您热忱的支持和帮助下,我校的容貌焕然一新,新教学楼盖好了。”这是一所小学的学生写给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的感谢信。5年来,侨联系统建立的基金会等公益组织已向科学、教育等领域捐资10亿多元人民币。2001年中国侨联倡导以资助百所侨心小学、千个科教项目、万名贫困学生为内容的“百、千、万侨心工程”,目前这项工程已捐建侨心小学840余所,资助科教项目1123个,扶助贫困学生30648人,捐款达5.2亿元人民币。(人民日报/孙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