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建
杨文建,男,辽宁省阜新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侨务科科长(助理调研员)。 杨文建l985年开始从事侨务工作,现任辽宁省阜新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助理调研员、侨务科长,负责处理阜新市全市范围的日常侨务工作。 杨文建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从事侨务工作18年来,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加强对邓小平有关侨务思想的学习和华侨历史的学习,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正式实施以来,更激发了很强的爱侨、护侨,为侨服务的责任感。在接手的上百起海内外侨务信访中,由于他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比较全面的掌握和领会党和政府的各项侨务政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主动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和调动各有关单位的积极性,使阜新市的侨务信访事件多年来都得到了较为圆满的解决,较好的维护了广大华侨、归侨侨眷和港澳同胞的合法权益,增强了党和政府在广大侨胞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赢得了海内外侨胞的赞许,以自己的实际工作忠实的实践着“三个代表”的历史责任。 杨文建的出色表观得到了广大侨胞和有关上级领导和部门的肯定,多次被授予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9年还被辽宁省政府侨务办公室和辽宁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授予辽宁省侨务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现将杨文建在处理侨务信访中的典型事迹介绍如下: 一、处理国际特快专递邮件被盗案件 1995年10月13日,秘鲁华侨翟晓雪从利马给在阜新的家人发来国际特快专递邮件,邮件在投递到收件人手里之前已经破损,物品丢失。翟晓雪的父母翟恩双夫妇多方反复交涉,问题未能得到解决。远在秘鲁的翟晓雪知道这个情况后,很快给她父母寄来封信,对邮件的丢失非常关注。杨文建接到翟晓雪父母的这个投诉后,一方面主动同阜新市信访办取得了联系,请他们协调有关方面共同处理好这件事;另一方面做翟家的工作,通过他们给翟晓雪去了一封信,希望她能理智的对待这件事,要相信阜新市政府有能力处理好这件事。此后杨文建对由阜新市信访办转来的海州区检察院《关于翟恩双举报国际特快专递邮件内件短少情况的调查报告》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在由阜新市信访办牵头的协调会议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杨文建代表阜新市侨办对检察机关的关于“翟晓雪邮件丢失投递方下负任何责任”的结论提出五点了不同的意见。此事引起当时的阜新市委王锡义书记的高度重视,并亲自过问此事。在阜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怀下,在《保护法》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和事实面前,邮政部门对翟恩双夫妇的损失过行了合理的赔偿,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海内外侨胞的合法权益。事后翟晓雪的父母专程到阜新市侨办表示感谢。杨文建对于此事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得到了辽宁省侨办领导的好评和肯定。 二、为归侨家庭排忧解难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归侨侨眷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难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要找到侨办。面对这样的上访户,杨文建总能做到热心接待,倾听他们的要求,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主动运用《保护法》的权威性,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困难,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爱护,使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充满期望。 印尼归侨林锦德是阜新矿务局高级工程师,已经退休。其小女儿林丽由于原单位长期放假,只好另谋职业。1996年7月通过别人介绍,林丽得知机运站门口一摊位房主要卖摊位,其理由是身体不好,不想干了,而实际上是机运站已多次通知摊主马上拆迁该摊位,因为机运站要盖楼房。林丽在7月3O日中午用12500元现款购买了这个摊位。当晚,林丽才知道该摊位早已通知拆迁的实情。第二天林丽马上找摊主交涉,但毫无结果。林锦德一家人在为此求助阜新市侨办。杨文建在接手这件事后立刻进行了走访调查,并根据《保护法》第二十条“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归侨、侨眷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相关规定,主动到细河区法院介绍、沟通情况,得到了细河区法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根据《民法通则》第55、58、6l条规定,在细河区民事审判庭的调解下,摊主如数把钱退给林锦德的女儿,避免了林家较大的经济损失,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及时得到保护。 归侨林锦德的爱人近几年患有血液疑难症,经多家医院治疗、检查都不见效果,他又找到阜新市侨办要求帮助联系到天津血液病研究所。杨文建又热心的通过天津市侨办联系到这家机构,亲自护送林锦德的爱人朱东英前往治疗。 林锦德还有一个儿三十多岁,生活不能自理。夫妇二人年事已高。杨文建经常到他家走访看望,根据辽宁省侨办《实施办法》第十九条规定,争取在适当的时候把他的痴呆孩子送到民政下属单位抚养。由于杨文建代表侨办对林家做了大量的工作,使他一家人目前的生活比较平稳,对党和政府的侨务信访工作也深表满意。 三、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杨文建还经常深入到归侨侨眷中间了解问题和发观问题,力争使党和政府的侨务政策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出来。2001年,在春节走访中,阜新矿务局退休职工79岁的马来西来归侨谢昌宏老人对杨文建反映自己应该享受离休待遇,原因是他四十年代在马来西亚参加了抗日游击队,被捕后遣返回国,恳请侨办能给他落实政策。杨文建对这位老归侨十分同情,请老人写一个情况。 在4月份收到谢昌宏的申诉材料后,杨文建和阜新矿务局侨办的共同调阅了谢昌宏的档案,搞清了他的基本情况,原因是谢昌宏是81年退休的,而象他这样情况可以办离休的文件当时还没有下发,中组部印发的《关于归侨干部建国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的规定》是1984年才下发。由于矿务局系统几年间人事变动很大,谢本人也没有以书面的形式主动向组织提出过请求,事情一直拖到了现在。在找到了文件依据和核实了档案的情况下,杨文建积极通过组织程序与矿务局组织人事部门协调,终于在7月份使谢昌宏的退休待遇改为离休,每月的生活费由原来400多元钱提高到超过千元,政治待遇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谢老先生高兴的向海外和南方的亲戚朋友通报这一喜讯,感谢党和政府为他落实了侨务政策。 四、认真落实侨务政策中的敏感问题 香港居民黄纯英女士1981年在阜新市中医院退休,同年办理了去香港定居手续。根据有关政策规定,1984年4月份改为离休。黄女士去香港定居前是中共党员,对党和政府有着深厚的感情。1991年夏季中国南方等地发生洪涝灾害期间,黄女士个人在阜新通过政府向灾区捐款1万港币,充分体现了血浓于水的赤子之情。 1998年前,黄女士每次回阜新探亲期间的医疗费都由本单位按政策规定给予报销。但从1999年开始,原单位就不管了。1999年3月黄纯英到阜新市侨办上访。杨文建对此非常重视,向黄女士说明,根据劳人险(1984)14号文件规定,临时入境医疗费应该给予报销,还将文件的复印件给了黄纯英。杨文建还主动与阜新市公费医疗办进行了沟通联系,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专程去辽宁省侨办就此问题进行了汇报。杨文建利用有阜新市政府领导参加座谈会的机会,安排黄女士向有关领导反映了这个情况。此情况引起了阜新市市长姚志平的高度重视,委派阜新市政府马俊秘书长召集阜新市侨办,阜新市工生局、阜新市公费医疗办,阜新市中医院等有关部门就此事进行协调解决。问题当天就得到了解决,中医院按离休干部侨务政策给黄女士解决了医疗费。马俊秘书长还邀请黄纯英夫妇来到市政府,代表阜新市政府向他们表示了歉意,并征求了他们的意见,使他们夫妇二人很受感动。临回香港前黄女士分别用电话向阜新市人大、市政府领导深表谢意,并表示一定把政府的关怀带回香港。 五、做好侨务信访工作为招商引资服务 杨文建在处理侨务信访的过程中,始终根据具体情况,积极为招商引资服务。2000年5月,日本华侨孙先生经朋友介绍来阜新投资,遇到了麻烦。杨文建接手了这件事后,主动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并在工作过程中主动向孙先生介绍各方面的情况,使他不仅下定了在阜新投资的决心,还让自己的大儿子辞去了在日本的工作专心致力于在阜新投资工作。 杨文建多年来之所以能有理、有力、有节的妥善处理大量侨务信访事件,是由于他较好的做到了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党和政府的各项与侨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实施办法》颁布以来,杨文建更是以满腔的热情,主动到广大归侨侨眷当中宣传《保护法》的基本精神,努力使党和政府的侨务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在日常工作中处理侨务信访案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杨文建对侨务信访工作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认识,对侨务上访对象有着深厚感情基础。他始终认为侨务上访对象找到侨办,并不是来找政府的麻烦,而是对党和政府的高度信任,任何时候不能冷了侨务上访者的心。侨办把来访者问题解决好了,温暖了侨心,使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提高了,实际上就是落实江泽民提出的“三今代表”的最好实践。 3、杨文建有较强的工作协调能力,能主动协调各个领导部门之间的联系,取得各级领导和多方面的同情和支持,为妥善解决侨务信访创造了条件。 4、杨文建在工作中,能廉洁自律、克服困难、秉公办事。在处理侨务信访中敢于坚持原则,为侨说话,不计个人得失,在广大归侨侨眷群众中有着很高的威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