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涛
唐国涛,男,山东省侨办国内处主任科员。 作为山东省侨办国内处具体分工侨务信访工作的一名侨务干部,唐国涛清醒的认识到,侨务信访工作是侨务部门联系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重要纽带和窗口。个人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从一个侧面,将直接影响到工作对象对山东省侨办的认识。因此,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为侨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在具体工作中,唐国涛努力增强岗位意识和责任感,对每一封来信都认真对待,对每一位来访者,都热情接待,讲明政策。“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难而畏之”,在了解侨情、保护权益、化解矛盾、稳定侨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爱岗敬业,虚心学习。 山东省是中国北方的重点侨乡,有归侨侨眷100余万人,因而侨务信访工作量也相对较大。各种来信来访提出的问题政策性很强,所涉及的范围也很广,唐国涛深深的体会到光有工作热情是不够的,必须要有相应的知识来武装自己。因此他虚心向同志们请教,认真钻研业务,努力学习相关知识,吃透政策精神。他说侨务信访工作是用心做出来的,要干好这项工作,就要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要具备必要的法律、法规知识,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要把握好政策精神。当然,光会说还远远不够,唐国涛清醒的认识到侨务信访工作更要会去做,要用心去为侨着想,为侨服务。 二、用心观察,当好参谋。 侨务信访工作是领导了解侨情的一个重要方面,向领导及时准确的提供信息,也是信访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唐国涛能够通过对日常信访案件的分析处理,找出共性的东西,及时向领导反馈,为领导部署工作提供信息。唐国涛通过调查了解,认为归侨因退休金偏低问题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解决得好,不仅为广大退休归侨办实事,谋实利,而且会大大减少这类问题的上访量。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根据领导的决策,山东省侨办分别与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人事厅、财政厅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即对退休归侨职工的养老金问题高度重视,并制定下发了《关于提高早期归国华侨退休待遇的通知》、《关于发放早期归国华侨退休生活困难补贴的通知》,根本上解决了问题。 三、推广经验,探索路子。 作为省级从事侨务信访的工作人员,有责任也有义务将省内某一市开展侨务信访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向其它市推广。唐国涛在工作中就十分注意做好这项工作,如济南市侨办建立的“依法护侨联系会制度”对该市侨务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就积极配合领导将这一好的做法在山东全省侨务信访人员中进行了宣传。这一做法通过宣传推广后,各市也建立了类似制度。同时,他在具体工作中,注意总结经验,与领导和同志们一起逐步探索出一套开展侨务信访工作的路子,归纳起来六个字,即“四声、五心、六法”。四声即进门有迎声、询问有答声、走时有送声、处理有回声;五心即耐心听取申诉、细心调查研究、用心思考分析、公心处理答复、热心为侨服务;六法即心灵沟通法,站在侨务工作对象的角度,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其解决困难,做到心心相连;灵活变通法,对虽无明文规定,又不违背政策法规的信访,变一下处理问题的角度,积极商请有关部门办理;上下联合法,上下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优势互补,解决问题;热情服务法,只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和可能的前提下,均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据理力争,热情服务;协调关系法,只要能为侨服务,就要充分协调和利用一切正当关系,努力办实事,谋实利;主动交友法,主动与有关部门和归侨侨眷交朋友,密切联系,加深情谊,夯实基础。 四、思想疏导,以情聚心。 侨务信访工作,其对象是人,信访涉及的问题,既有实际问题,也有认识问题。由于来信来访的问题大都是当事人难以排解的心病,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特别是某些长期上访的人员,由于认识问题的片面性,在以往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遇到挫折,使当事人心里有气。因此在工作唐国涛常碰到来访人情绪化的埋怨和误解。每当这时,他都告诫自己一定要冷静,要做到坚持平等待人,耐心倾听上访人的诉说,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针对不同情况,有的放矢的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帮其解开思想上的疙瘩。唐国涛知道,只要方法对头,即使其所提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大部分信访人都是能够给予理解的。 多年来,唐国涛在侨务信访工作中,为人正直,不图名利,工作踏实,连续两年被评为山东省侨办优秀公务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