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红
吴永红,女,河南省外侨办国内侨务处主任科员 吴永红系蒙古归侨,1991年华侨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河南省外侨办工作。她牢固树立为侨服务的思想,认真学习党的侨务理论、方针政策和侨务法律、法规,不断充实自己,兢兢业业。她想归侨侨眷所想,急归侨侨眷所急,真心爱侨、护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为侨服务的新路子,有力地维护了华侨、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为确保侨界一方平安,稳定侨心,凝聚侨力,做出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赢得了广大归侨侨眷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吴永红除非常注重自己对侨务法律法规、政策理论的学习外,与处里的领导在指导地方侨务干部学习侨务政策、法律,处理涉侨事务方面作了不少工作。特别是在基层机构改革、市、县侨务干部轮换快,不太了解侨务工作,对侨务政策法规不熟悉,归侨侨眷反映大的情况下,吴永红积极建议召开侨政科长培训会。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了侨务工作,学习了侨务法规、政策,大大提高了依法护侨的自觉性,从而使越级上访者逐渐减少。同时,吴永红抓住契机耐心细致向有关部门及归侨侨眷个人宣传侨务法规及侨务知识;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时,她能提出一些侨务课题与地方共同进行调查研究。随着侨法宣传的逐步深入,各地增强了依法护侨的自觉性,为做好侨务信访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热心为侨服务,做归侨侨眷的贴心人。 多年来,吴永红凭着对侨务的爱心、热心、细心,办理了大量的信访件,为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办了大量实事和好事。她总说:“百姓上访难,不能拿信访当过场。信访虽是既琐碎又繁复的工作,但它换来的是对整个侨务部门千金难买的信任。”经她办理的信访案件,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 1、依法行政,切实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 侨务信访反映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多而杂,这就需要社会各部门来共同参与解决。只有多沟通、广联系、多宣传,争取多方支持,依法护侨,才能达到目的。河南省属内陆地区,侨务工作对象相对少些。正因如此,河南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在升学方面将照顾对象扩大到侨眷。为此,吴永红多次与教育部门、招生办联系协调,宣传侨务法规、政策。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河南省侨办与河南省教育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归侨侨眷考生升学问题的通知”。从而维护了广大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特别是老归侨在经历了各种时期的磨难后,他们的孙子辈能享受加分照顾,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 2、热心为海外华侨、归侨侨眷排忧解难。 为侨排忧解难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宗旨。吴永红认识到只有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发挥出归侨侨眷在本职工作岗位和对外联络中的作用,才能使他们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2001年4月30日,吴永红连续接到葡萄牙籍华人季先生的电话,反映其父母(郑州国棉六厂退休工人)在郑州去北京的途中丢失了护照。因其父身体不好,急于去外就医,现其父母仍在北京等待的事。吴永红当即与河南省公安厅说明情况,并出具便函请公安部门协助办理,使得护照问题顺利解决。为此,海外侨胞非常感谢,表示将来专程来拜访河南省侨办。 三、多渠道了解侨情民意,做好为侨服务这篇大文章。 为侨服务,是一个需要反复琢磨、不断深化认识的新课题。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侨服务就有不同的主题和中心思想。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吴永红从被动受理来信来访了解侨情民意,变为多渠道、主动了解侨情民意,争取了侨政工作的主动性,使侨务信访工作上升到一个新层次。 1、2000年,河南省侨办在河南省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国内侨务工作问卷和归侨经济状况调查”的活动。经吴永红对问卷的细心归纳、整理和分析,对河南省侨情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归侨侨眷目前工作、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了更多的了解,并建立贫困归侨经济状况的档案。为做好新时期的侨政工作提供了依据,为开展下一步侨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对调查问卷反映较多的下岗和生活困难问题,吴永红建议为归侨侨眷待业人员280多人进行了计算机技能的培训工作,使其获得一技之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于反映企业参加社保后,少数退休老归侨无法享受补贴事,经吴永红与有关部门协商得到解决,使这一政策继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2、通过侨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和提案,了解侨情侨意,制订相关政策。2001年,河南省政协委员《关于增加新一代华侨的国内父母四年一次探亲假的建议》的提案,是经过吴永红的认真调查研究的。她反复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开展新移民工作的意见》,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结合河南省侨务工作的具体情况,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并专门起草了《关于对省政协委员第242号提案答复意见的建议》分发有关部门。经过近2个月的努力,提案会办各方达成共识,并立刻着手起草《关于出国人员在我省的父母享受探亲假的规定》。因为有办理提案的基础,在河南省人事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这个文件在短短5天内会签完毕。这一政策的制订,受到了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热烈欢迎。国务院侨办下发的《关于在新形势下切实做好研究制订国内侨务政策工作的通知》,肯定了我们的做法,转发了我们的文件,并赞扬河南为全国带了个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