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侨界

 

陈志宁

    
    陈志宁,男,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侨办副主任。
    
    陈志宁于1998年调任青田县侨办副主任,分管侨务信访工作。他积极参与处理侨界历史遗留问题、疑难问题及各类涉侨纠纷案件,成功办结400多件。2001年接手处理侨务信访案件107件,其中来信54件,来访53件,为切实维护侨益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赢得了海内外侨界的一致好评。
    
    陈志宁上任之初,面临30多件侨界遗留问题,能不能解决,是对其侨务工作的考验,事关侨务大局。为此,他带领信访干部,知难而上,排除万难,发扬“钉子精神”逐件解决,不断开拓侨务工作新局面。如青田县东门滩18幢华侨别墅结算办证问题,是近十年来一直困扰青田县侨务工作的老大难问题,由于该信访案涉及18位知名侨领,久拖不决极大地影响侨心。而要解决这老大难问题,需要连闯“五关”,如从补办建筑许可证到施工许可证,从竣工工程质量验收到工程款结算,从减免房产营业税到产权证办理,问题困难重重,又错综复杂,堪称一大信访工程。但陈志宁发扬“钉子精神”,紧紧咬住不放,带领信访干部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的与城建、土管、物价、审计、建行、财税、计委等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协调,攻克一个难关、向前迈进一步,共花了2年多的时间,终于使这一问题得以圆满解决,让18位侨领领到了房产证和土地使用证。这一问题的圆满解决,增强了侨务信访干部的信心。随后,陈志宁又带领大家一鼓作气解决了“瓯江大桥捐资纪念亭的兴建”、“王府大厦的台阶”等31件历史遗留问题,从而扭转了侨务工作的不利局面,凝聚了侨心。
    
    陈志宁分管的信访科,被侨界称为“调解委员会”。据统计,2001年共成功调解各类涉侨纠纷40多件,签订的调解协议书有38份。另外,由于能认真受理每一件信访急案,及时到现场解决,信访科又被侨界称为“消防队”。荷兰华侨阮哲芝老先生十年前去世后,其骨灰及遗产运回故乡,但其继承人为财产继承问题诉诸法院。陈志宁为使老人的遗骸早日入土为安并妥善处理好财产继承,多次做三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耐心劝导,以理服人,其中一次调解从中午12时一直到次日凌晨2时,历时14个小时之久。最终苦口婆心地解开了他们的思想疙瘩,从法院里撤回了诉状,共同使阮老先生的骨灰入土为安。又如旅法乡亲吴先生回青建房与四邻发生多次纠纷,每当发生纷争,陈志宁总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控制事态扩大,并为此多次召开调解会,引导双方和平解决纷争。这一信访案,光双方在青田县侨办签字的协议书就有3份,终使吴先生的建房工程顺利施工。另外一旅荷乡亲吴先生也曾为建房与邻居发生纠纷,陈志宁耐心出面调解3次,解决了问题。
    
    陈志宁在信访工作中,碰到疑难问题时,能敢于并善于运用法律、政策等有利武器,竭尽全力维护侨益。如解决阜山老归侨王志业的侨私房问题,历届县政府曾先后派出工作队23次前往解决该案,但久拖未决。陈志宁接手后,对该案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并4次前往实地,耐心地做思想工作,通过查证历史档案资料,依据政策法规作出正确合法的决定,并运用法律手段使得侨房归还侨户。又如侨眷陈永珍母女出境时因机票出差错,造成两进两出国门,在经济上、身心上造成严重损害,但没有得到应有的赔偿。青田县侨办接待了其母女,帮助她们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指引她们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今案件已在法院审结,得到了应有的经济赔偿。母女俩给青田县侨办送来了“衷心感谢、澄清事实”的锦旗。又如瑞典华人王柳英女士回乡兴办“大英豪”实业公司,其中一项是按桑拿浴设计施工的,投资数百万元建成后,有关部门已明文规定不予审批,整个公司因此无法开业。为此,陈志宁一方面为王女士分析参谋,为将投资损失降到最低,建议其改变经营方式,当作大众化的浴室报批;另一方面积极为其向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并帮助王女士办理卫生许可证、治安许可证以及营业执照等一切有关证照,如今该公司已顺利开业。
    
    陈志宁在工作中还勤于动脑,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创刊了《侨务建议》。通过这一形式,能及时向上级反映侨界重大问题,引起上级的重视,争取尽快解决。如比利时青田同乡会第一副会长朱正敏先生、荷兰青田同乡会副会长朱汉斌先生等7位侨胞,向青田县交通运输公司购房12套,耗资千余万元。该公司却又将该房产向农行抵押贷款,后无力还贷,致使该房产被法院判给农行。为维护华侨的合法权益,陈志宁及时向青田县主管领导反映情况,并对案件作深入地分析研究,积极与法制局、法院、房产管理部门商量解决方案,并提出四条有法律政策依据的建议,通过《侨务建议》向上级领导汇报解决。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侨胞办理了房产所有权,朱正敏先生等从海外发来了感谢信。
    
    陈志宁就是这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为青田华侨侨眷办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实事,赢得了青田侨界的认可,是名副其实的青田侨务战线的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