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旭蓉
傅旭蓉,女,浙江省丽水市侨台办侨务处副处长。 有“浙江绿谷”之称的丽水市是浙江省重点侨乡,全市有20万华人、华侨和港澳同胞,与丽水市人口之比接近10:1,有36万归侨、侨眷,占丽水市总人口近1/7,尤其是所辖青田县是中国著名侨乡。自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侨胞和归侨、侨眷为丽水市对外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心全意为侨服务,无私奉献,工作兢兢业业的侨务干部的努力。傅旭蓉就是在侨务工作平凡的岗位上成绩突出者之一。 傅旭蓉1987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1992年,调莲都区(原丽水市)侨办工作。1997年主持莲都区侨办工作。2001年8月调丽水市侨台办侨务处工作。 莲都区是丽水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吸引大批青田等地侨胞来莲购建房,他们的眷属也纷纷迁居莲都。据不完全统计,在莲都区近2万名归侨、侨眷中,青田等地侨眷就占了70%。这些归侨、侨眷在莲都生活,难免会碰到比本地居民更多的困难。因此,大小事情都通过来访或来信,要求侨办帮助排忧解难。莲都区侨办人手少(多的时候2人,少的时候1人),工作量比较大,但是傅旭蓉毫无怨言,热情接待来反映问题的侨界朋友,尤其在侨汇购建房农转非手续的办理、归侨侨眷就医、华侨子女入学入托、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维护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2001年前,侨眷要求解决户口入城的来信或来访特别多。而侨汇购建房农转非手续,政策性强,手续繁琐。傅旭蓉从材料收集审核、文件起草、粮食部门、计经委、公安部门的报批直至粮食迁移证、户口迁移证的发放,实行全程服务。经傅旭蓉办理报批侨汇购建房农转非手续37批,186人次。如:一位居住在灯塔小区的侨眷,到居委会盖章有困难,傅旭蓉就主动帮助去办理。居委会干部在自己家里办公,又没有固定办公时间,傅旭蓉就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去找。从申请报告开始一直到拿到女儿的户口迁移证,都是傅旭蓉经办的。这位侨眷激动地说:“女儿可以读公办学校了,这全是傅旭蓉的功劳,我从没碰到过这么热心的人”。并硬要塞给傅旭蓉500元钱表示感谢,傅旭蓉婉言谢绝了,她说:“我是国家干部,帮助你排忧解难,是我的职责”。浙江省“九五”侨务工作回顾中,曾肯定了傅旭蓉全程为侨做好侨汇购建房农转非工作这一举措。 海外的青年侨胞都十分牵挂国内父母健康,唯恐年纪大就医不便。丽水市侨办曾接到侨胞要求解除这方面后顾之忧的来信。傅旭蓉把来信当作是一种亲人对亲人的信赖和期盼,总竭尽全力待之。她一次又一次走访知名度较高的医院领导,建议医院给侨眷治病多点方便,多点优惠。在她持之以恒的努力下,丽水市医院决定为侨开展方便门诊。医院派出医务人员,在傅旭蓉挨家挨户的带领下,给侨眷量血压,测脉搏,问病史,为100多位侨眷建了健康档案,并发了绿色健康卡,凭卡优惠就医。医院还经常为侨眷举办保健讲座。此举深受侨界好评,说侨办为侨服务周到。 莲都区多年来教育投入少,学生入学难,莲都华侨、侨眷子女大多户口不在城关,其子女入学不容易一直是莲都区老大难问题,有些华侨子弟即使是交高额赞助费也无法争取到公办学校读书。每当接到这样的来信来访,傅旭蓉坐不住办公室,几乎跑断了腿,磨破了嘴。每逢新学期开学,她不是跑教委,就是跑成关镇教办,跑学校找校长落实。她是莲都区政协常委,在政协会议上她一次又一次就华侨子女入学问题作大会发言,呼吁领导和有关部门予以重视,并为此写了提案。后来虽然浙江省教委浙教基[1998]259号文件,关于华侨子女入学作了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仍然阻力很大。但是傅旭蓉还是据理力争,千方百计为华侨子弟解决入学问题。她曾为意大利华侨朱先生女儿和意大利华侨董女士儿子入学难一事,专门向浙江省侨办、丽水市侨办打报告,要求依据文件精神帮助解决,后在浙江省侨办、浙江省侨联关心下,浙江省教委做出明确答复后,得以妥善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修正稿征求意见时,傅旭蓉就将华侨子入学问题提了修改意见,受到重视。修正后的浙江省实施办法也对华侨子女入学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傅旭蓉把解决侨眷侨属子女入学为己任,经常深入青田退休教师办的华侨学校,了解学校困难,请有关部门积极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每逢教师节,她都要挤出有限的办公经费,带着心意去慰问华侨学校教职员工。见到华侨学校办学条件差,她带着一批批华侨去参观、考察,希望华侨在莲都投资办教育。功夫不负有心人,2000年有投资意向的斯洛伐克侨胞叶女士来到莲都投资1800多万元,创办了花园小学,2002年9月开学。据知,这是目前浙江省外资办学最大项目。 侨务部门是侨界的“娘家”,为侨办事靠的是一颗爱心,一种务实精神。意大利侨胞高先生投资700多万元建造高伟大厦,由于高先生自身缺乏经验和建筑方面的知识,签了一份820万元工程造价结算价的协议。后来经权威部门审核,工程总造价只有700多万元,高先生很苦恼,找到了丽水市侨办。傅旭蓉得知后,向有关领导作了汇报,并牵头多次召开协调会,最终为高伟大厦减了80多万元冤枉钱,维护了高先生的合法权利。港胞黄涛辉先生因做纸张生意,200多万元钱被丽水莲都区陈某某等人合伙骗了。傅旭蓉接到黄先生家族在杭州合作伙伴华丰造纸厂李书记来访后,听完情况介绍立即向公安局领导反映。此案虽案发地不在莲都,但公安机关仍立了案,并通过千方百计的努力,不久便抓获犯罪团伙中一案犯季某,为黄先生追回了60多万元钱。浙江省侨办为表扬傅旭蓉在黄先生案件中的表现,牵线搭桥,引来美国唐氏基金会1万美元,捐资莲都区丽新乡马村建造教学楼。 2001年傅旭蓉主持工作的莲都区侨办开展了“下基层,听意见,送服务”活动,了解到不少归侨侨眷因办理出境出国手续不懂程序,多走冤枉路,多花冤枉钱的情况,给浙江省侨办主任朱惠珍写信。朱主任感到此信有份量,反映了侨情,道出了侨声,是个好建议,便在《浙江侨声报》上全文发表了来信,要报社加了编者按语,号召浙江全省侨务干部学习傅旭蓉为侨所想,为侨而为,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