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侨界

 

黄鼎勇

    
    黄鼎勇,男,湖北省十堰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助理调研员。
    
    黄鼎勇1966年参加工作,在近20年的侨务工作中,他始终真心为侨,恪尽职守,被誉为十堰侨办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老黄牛”。
    
    黄鼎勇认为,侨务信访工作是做好各项侨务工作的起跑点、信息源、情感线及检验工作成功与否的主要尺度。他依法护侨,正确处理信与访、处与果的关系,受到了广大归侨侨眷及他们海外亲属的充分信任。
    
    十堰市农技中心退休高级农艺师、侨属兰林在河南新野的祖遗房45间,50年代中期被无偿占有。兰林曾多次上访,终因时间跨度长、空间跨度大等多种原因,处理不到位。1997年12月,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向黄鼎勇反映,并请求侨办出面协调。黄鼎勇接访后,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认真的调查了解,最后通过河南省委、省政府及新野地委、行署,终于使侨房政策得以落实。
    
    1999年6月,湖北省侨办转来竹溪县新州乡侨属贺朝根的上访信,反映侨属“税、费过多”等问题。黄鼎勇接案后,马上赶往竹溪县协商处理该案。在得不到理解和支持的情况下,他只身踏着泥泞的山路,拖着带病的身体,挨着饥饿,顶住重重压力,找到侨属贺朝根等人和乡派出所当事人,详细调查取证。调查结果得到了竹溪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竹溪县委办、政府办、信访办、减负办、公安局、纪委、侨办等部门领导组成了联合调查组,对此案进行了复查。不到3天侨属贺朝根所反映的问题得到了妥善的处理。事后,侨属贺朝根激动的说:我找来找去,还是侨办的老黄为我讨回了公道,落实了政策,我今后要搞好生产,改变我们山区落后面貌。
    
    黄鼎勇在处理侨务信访工作中能够认真听取归侨侨眷的呼声和要求,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像火一样温暖侨胞,像磁铁一样吸引侨胞,像老黄牛一样服务侨胞。
    
    当有的侨眷反映兴办侨属企业手续难,优惠政策落实难的时候,黄鼎勇亲自带着他们奔走工商、税务等部门,积极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湖北省侨属企业条例》,使十堰市兴国利侨塑钢门窗有限公司、十堰建侨生态园、十堰新华养猪场3家侨属企业的优惠政策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1997年3月,郧县侨办向黄鼎勇反映,该县杨溪镇孟家村侨属赵久林,为脱贫致富,于1995年用侨汇5万元,组织该村赵氏亲眷152户520人,向镇政府承包了荒山1000余亩,已栽种经济作物、粮食作物810亩。由于缺少周转资金,企业陷入困境,他们恳请十堰市侨办协调解决,以解燃眉之急。听了反映后,黄鼎勇立即会同郧县侨办同志冒着大雨,踏着泥泞的山路,过河趟水,遇山爬坡,步行5个多小时,往返60余里,深入到侨困专业户家中和现场调查了解情况。之后向湖北省侨办汇报,请求湖北省侨办支持。当年湖北省侨办下拔扶持专业户发展资金5000元。赵久林表示一定要办好果茶场,把省市侨办扶持的钱用在刀刃上,决不辜负侨办的关心和支持。赵久林的叔父赵钟华从美国回乡探亲,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高兴,他慷慨捐资11万元为孟家村架设自来水管,建校舍,兴果园,以尽感激之情。
    
    黄鼎勇虽身患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但小不病休,忘我工作。他这种敬业精神在广大侨胞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中国政协委员、香港慈善总会主席、香港工商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席、香港大业珠宝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郑苏薇女士对黄鼎勇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曾致函时任十堰市市长的马荣华说:“黄鼎勇工作负责、待人诚恳的精神令我深深感动,我们为贵市能有这样的好同志而高兴。”
    
    黄鼎勇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在多年的侨务信访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第一手资料,在探讨新时期如何做好山区侨务工作中,他有着独到的理解和认识。他多篇论文在市级以上的刊物发表,其中3篇论文被《中国跨世纪战略文献》收录,另一篇被国务院侨办推荐为“全国第二届侨务工作理论研讨班”典型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