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雄
林雄,男,琼山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 在海南侨乡琼山侨乡,归侨及侨眷有事总爱找林雄,众多的海外乡亲都说他和蔼可亲。他用实际行动履行了为海外乡亲排忧解难,提供优质服务的庄严承诺,被誉为“海外乡亲的贴心人”。 2000年底,香港同胞王中强来信反映,通向他祖籍演海镇演海村委会2公里公路路况很差,造成侨乡行路难。接信后,林雄立即组织本办人员深入演丰镇调查,协调演丰镇政府把修好这条2公里的公路当作为侨乡办的实事之一。路修好后,经过实地检查,发现通向王中强祖屋的约300米土路不能通汽车。于是又组织人力修好了这300米土路。2001年清明节,王中强回乡探亲扫墓时,看到这些变化,感慨地说,虽是短短一段路,却饱含着家乡侨务工作者们一片沉甸甸的盛情。临走时,王中强捐赠了5万元人民币给家乡小学添置电脑设备,建起了电脑教室。 林雄常说,侨务信访工作事事关系到维护侨胞权益。因此,他总是亲自阅批侨胞来信,亲自接待侨胞侨眷来访。 1999年11月24日,琼山市三江镇旅外乡亲黄闻促到市侨办申诉,称其祖父于1928年与人合资在三江镇购买的房屋被其合伙人的孙子在1973年擅自出卖给三江镇供销社,要求市有关部门帮助解决房产问题。由于此事涉及时间长、人员多,处理难度很大。林雄在组织侨办调查的基础上。一方面致函省外事侨务办和省人大请求敦促有关部门处理,一方面协助黄闻促向省高级人民法院起诉。2000年5月省高院受理后,市外事侨务办多次找当事人磋商,最后达成民事调解,三江供销社将房产退还给黄闻促,作为补偿,黄闻促则支付供销社6万元补偿金。使这件历时27年的侵权案得到圆满解决。《海南日报》、《海南侨报》都以较大的篇幅报道了这个事件,在广大华侨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定要让归侨和侨眷过上好日子!”这是林雄上任后接到一封归侨来信反映生活困难情况时立下的奋斗目标。针对琼山市2610户归侨大都是解放前或解放初期从国外归来,家庭多在农村,仍有962户未脱贫的现实,林雄把坚持不懈地扶持贫困归侨脱贫致富始终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琼山市外事侨务办采取财政拨一点、争取有关部门支持一点、乡镇扶持一点的做法,共发放扶贫资金209万元,扶持种养业325户,工商副业个体经营198户,目前这些受扶持的归侨、侨眷均已脱贫。 给海外乡亲多一份关心,多一份温暖,用真情连结海外40多万乡亲一直是林雄孜孜不断的追求。 海南缤纷园艺三江花木场,是由港商周征宇投资3000多万元兴建的海南省目前规模最大的花卉企业。在该企业创办之初,由于原三江镇农场与三江镇江源村委会坡头村地界不清而产生矛盾,经多次协商后用地问题仍无法解决。无奈之下周征宇来到了市外事侨务办请求帮助解决,林雄等人接访后组织国土、农业、司法、法院等部门协同调处,经过查阅资料,实地测量,终于明确了两方的界限,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受到港商的好评,称市外事侨务办是海外乡亲的“娘家人”,是侨资企业的靠山。 维护华侨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保护华侨的投资热情是林雄抓好侨务信访工作的重要一环。 旅泰华侨陈成涛于1995年在家乡大致坡镇投资120万元人民币创办了海南第一家泰国青蛙养殖场,创办一年后,因该场的技术员及管理员在报酬及管理权限的问题上提出苛刻的要求而与场方产生了纠纷,在大致坡镇政府多次调解无效的情况下,陈成涛心灰意料,准备撤资停办。正在大致坡搞调研工作的林雄了解这一情况后,马上组织有关人员深入调查,并与法院等有关部门多次召集双方讲行协商解,最终妥善地解决了纠纷,保障了侨资企业的正常经营。目前,泰国青蛙养殖业已成为琼山市七大农业品牌之一。仅在大致坡镇就有蛙池10000多个,年养青蛙达350万只,年创产值2000多万元,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真心为海外乡亲排忧解难的工作作风使得林雄被琼山广大归侨侨眷亲切地称为“海外乡亲的贴心人”,他连续两次获得了海南省先进侨务工作者的称号,2002年被评为全国侨务信访先进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