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侨界

 

翁玉丽

wengyuli.JPG    
    翁玉丽,女,海南省文昌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信访员
    
    翁玉丽是一位深受海外乡亲、归侨及侨眷爱戴和信赖的侨务信访工作者。多年来,她把广大归侨、侨眷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归侨和侨眷办实事办好事。自1999年来,共受理侨胞来信来访共1028宗(其中来信221件,来访807人次),受理率达100%,处理结案率达92%以上,平均年处理342宗。解答电话咨询,达563人次。
    
    翁田镇港胞云少琼女士,因乡下的祖屋地被人占建,多次返乡与当事人协商,同时寻求法律帮助调解均没有结果。无奈之下,云少琼找到了文昌市侨办。翁玉丽还主动请缨,多次深入调查处理。在翁田镇委镇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不到10天的时间就妥善解决了问题,使双方当事人深受感动。返回香港前,云女士和她的大儿子专程来看望翁玉丽,紧紧地握住她的手说:“我们的政府好,侨办的大姐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黄循重生于海外,受父辈的影响,他从小就渴望回到故乡看看。1990年,黄循重怀着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带着妻子和儿女回到祖籍家乡文昌建祖屋,但因宅基地与邻里兄弟产生矛盾而未能如愿。黄先生非常苦恼,他太太甚至说再也不想回来。在接待黄先生来访后,翁玉丽一边安慰黄先生,一边抓紧做他家乡邻里兄弟的思想工作,指出海外乡亲回乡建祖屋,是他们热爱故乡的体现,我们应给予支持和鼓励,不应为这事挫伤他们爱乡之心。开始时,家乡邻里兄弟对翁玉丽曾表示不理解,也使她深感委屈,但她不推诿,不退缩,坚持向当事人双方推心置腹做思想工作,在她的耐心劝导下,双方尽弃前嫌,握手言和,问题得到完满解决,黄先生和太太感动不已,并决定捐款10多万元为全村人拉电照明和支持当地学校办学。
    
    竹山良农场工人黎玉英的丈夫是印尼归侨,几年前,丈夫因病去世,她带着两个孩子艰难度日。1999年,黎玉英跟亲戚朋友借了1.5万元,并在征得农场领导的同意后,在该农场的土地上开荒种植了300多亩胡椒,经过艰辛劳动和精心管理,胡椒长势良好,而当时胡椒价格也较好,她一家人总算看到了希望,对生活也充满了信心。但最近该农场将这片土地转让给某公司,某公司为了其建设需要,准备将所属范围内的农作物折价赔偿后全部推毁,眼看着几年的辛勤劳动和即将收获的胡椒将毁于一旦,黎玉英怀着焦虑的心情找到市侨办寻求帮助,请求农场或是给予合理赔偿,或是在不影响开发的情况下暂时保留胡椒园,让她采摘。针对黎玉英反映的情况,在征求办领导的意见后,翁玉丽当天就赶到该农场找农场领导商量。在她不懈的努力下,农场领导表示理解,但需与某公司经理商量。于是翁玉丽又乘车赶往海口,找到该公司经理,请求他们对贫困归侨侨眷职工给予关怀和支持,在她真诚的话语和认真劲儿面前,公司经理终于答应妥善处理此事。几天后,黎玉英再次来到市侨办,满含泪水,拉着翁玉丽的手说:“翁大姐,多亏市侨办和您,农场已同意保留我所有的胡椒了,你们就象我的娘家人一样。”
    
    有一次,到迈号镇宣传《保护法》时,由于单位的车坏了,而她要去的同平坡村离镇政府驻地有10公里的路程,为了给当地群众宣传《保护法》,调解关于新加坡华侨陈闻春等人要求解决同平坡村与鱼宝堀村土地纠纷问题,她不辞辛劳步行10公里到达该村,向该村村民宣传《保护法》,终于与该镇领导妥善处理了这起土地纠纷问题。
    
    翁玉丽还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对全市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将其资料整理登记造册,并建立了来信来访登记制度,对侨胞反映的每一条信息、每个问题,及时、详细地按时间、顺序将反映情况者的身份、住址、真实内容等记录在册,然后逐件安排时间抓紧转办信件和催办、反馈、答复工作,使每宗来信来访都能够得到真正的落实。
    
    由于对信访工作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态度,使许多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能够稳定在基层,就地消化解决,几年来文昌市没有出现越级信访情况和重复信访的情况。文昌市外事侨务办多次被评为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