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侨界

 

李亚祥

    
    李亚祥,男,天津市侨办副主任科员,2000年底机构改革后从事侨务信访工作,很快进入角色,尽心竭力为广大归侨侨眷、海外华侨华人排忧解难,受到侨办各级领导及来访者的好评。
    
    在工作中,李亚祥始终把来信来访者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来做。
    
    一次,一对归侨子女夫妇来侨办反映他们的家庭情况,请求侨办给予帮助。夫妇二人中,丈夫已经下岗多年,在外打工,收入少而且还不稳定。在公交公司做电工的妻子,每月收入也只有500元左右,不过由于公交公司要减员也面临下岗问题。加之还要筹集女儿上大学的费用,其家庭生活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迫不得已,他们来到了侨办,请求侨办协助解决妻子的工作问题,以维持家庭的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李亚祥及时地将情况向公交公司有关部门进行了反映,要求考虑其留岗工作问题,经过多方努力,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在处理早期归侨离退休补贴不能按时发放、医药费不能按时报销问题这些问题时。李亚祥凭借“不怕跑断脚,不怕磨破嘴”的精神,多次到有关单位讲解有关侨务政策,凭借着这种工作的韧劲,李亚祥不仅使问题得到解决,而且还进一步宣传了侨务政策,在归侨侨眷中提高了党和政府的感召力,调动了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华侨华人参与祖国建设的积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各项改革的深入,广大归侨侨眷必然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影响,甚至还会波及到海外侨胞。如何使他们既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又能安心的工作、生活便成了摆在广大侨务干部面前的一个难题。对此,李亚祥根据“适当照顾”的原则,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工作,不仅帮助归侨侨眷们解决了诸如升学、就业、医药费报销、住房分配等实际困难,而且还并把信访接待中获得的各种信息、情况及时汇总起来向上级汇报,为领导者的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充分发挥了信访工作的“调节器,寒暑表”的作用。
    
    某侨眷的国外亲属为其在天津购买了一套商品房,由于特殊情况,在入住前这位侨眷向开发商提出了退房的要求。结果遭到了开发商的拒绝,之后该侨眷来到了天津市侨办反映了这种情况,要求侨办帮助解决。看着来访人求助的目光,李亚祥心里确实很为难,因为这件事用“适当照顾”政策也是难以与开发商沟通的,但李亚祥还是答应帮助来访者试一试。通过同商品房所在区侨办多次与开发商接触,开发商被李亚祥的真情所感动,答应了李亚祥的要求,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有了满意的结果。
    
    对于那些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李亚祥就采取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说明原因、讲清道理以取得当事人的谅解。
    
    时刻树立“知难而进,贵在落实”的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尽心尽力为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华侨华人排忧解难。本着这一原则,只干了一年多信访工作的李亚祥便受到了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华侨华人的好评,成了归侨侨眷和华侨华人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