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红
张晓红,女,深圳市南山区政协副主席、侨办主任。 张晓红自1994年担任南山区侨办主任以来,南山区侨办连续6年被市、区评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为南山区的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凡是熟悉张晓红的人,对她都有一个共同的评价,称赞她是一个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工作执着,办事细致,纪律严明,管理规范,勤政敬业,爱侨护侨的好领导。她刚任南山区侨办主任之初,因为人员少,基础差,侨务信访工作基本上处于“访答式”的状态。为加强内部管理,理顺工作关系,增强运作机制,更好的为侨界朋友服务,她提出了“打基础、理关系、求发展、上水平”的工作目标。 按照这一目标,张晓红根据工作实际和服务对象,在内部管理方面,制定出了32项规章制度,使侨务信访工作逐年迈向规范化、制度化、目标化的管理轨道。 同时,她还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和省侨办《广东省、县(区)侨务信访工作目标管理的规定》以及深圳市《深圳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规定》,结合南山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下发了《南山区统侨信访工作的几点意见》到辖区内务办事处,对各街道办事处的统侨台商信访工作作出了具体的布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而有力地拓展了为侨服务的工作领域。 据统计,自1995年以来,南山区侨办共受理来信397封,接待来访813批1467人次,立案1076件(次),立案率为89%,结案1000件(次),结案率为93%,比较好地完成信访工作任务,达到省侨办、深圳市委(市政府)以及各业务主管部门下发的信访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规定与要求,这么多年来,没有发生因合理问题不解决或拖延上访问题而越级上访的情况,有力地促进南山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巩固与发展。 南山区有旅居国外的华侨华人3万多人,港澳同胞13万多人,辖区内有归侨侨眷5000多人,原居民中家家通海外,户户联港澳,是广东省重点侨乡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与发展,随着特区建设的不断繁荣与扩大,侨务信访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信访量逐年上升,落实侨房政策的收尾工作、旧村旧城改造工作的全面展开、农城化公寓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迁坟还绿殡葬改革等工作,都涉及到侨胞、港澳同胞的切身利益,因生活习惯、政策法规、价值观念等的不同,认识和理解就难免出现偏差,从而使侨务信访工作在保证特区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上显得十分重要。 张晓红担任南山区侨办主任8年,正是特区经济建设迅猛发展的时期,她身兼多职,但她十分重视侨务信访工作,不断拓展侨务信访工作渠道,把侨务信访工作真正作为了解、联系、沟通、扶持、帮助侨界朋友的一块工作领域,不断发挥党和政府与广大侨界朋友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努力营造社会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张晓红对所有来信及来访呈报件都作出具体批示,并定期听取负责一线信访工作同志的汇报,有些反映比较强烈或落实难度较大的信访问题,她不单只听取汇报,还做到亲力亲为,想方设法为侨界朋友排忧解难。如南山区大新幼儿园职工刘宝珍,60年代初她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从印度尼西亚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工作中她积极肯干、兢兢业业,多次被评为所在幼儿园、区教育系统以及全区的先进工作者,但因为她原是民办老师转正的职工,丈夫又是企业单位的工人,不符合特区分房条件,夫妻俩与已成年的子女,挤住在其丈夫工厂一间14平方米的小平房里,低矮、潮湿的小屋拥挤不堪,在国外年迈的母亲以及兄弟姐妹曾多次提出回国看她,都被她婉言推阻。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她多次向有关单位申请,终因条件所限未能如愿,在万般无耐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困难反映到侨办。张晓红接阅了信访件后,约见了刘宝珍,并进行家访,对刘宝珍的住房问题向有关部门起草专题报告,并多次与区分管领导反映,经过她积极争取,归侨刘宝珍终于分到了一套特批的房子,接到分房通知的那天,她第一时间来到区侨办,含着热泪说:“侨办就是我们归侨的娘家,有困难找娘家人解决,没错!”。 又如美国归侨练志坚先生,年近70,孤身一人居住在南山区的南园村,生活较为困苦。接到信访件时,张晓红迅速批示,组织侨务干部到练先生家慰问、探望,并以侨办的名义送去慰问金,逢年过节都指派干部登门看望慰问。1999年3月间,练先生写信反映,他因房产纠纷问题上诉法院胜诉,但却得不到合理的赔偿,张晓红亲自过问此事,并打电话给区法院有关领导进行协商、催办,使久拖不决的问题得到了较为圆满的处理,老人家非常满意,其旅居美国的儿女得知后,专门给深圳市侨办和深圳市侨报社寄来热情洋溢的感谢信,讲出了他们对侨务工作的深刻认识与理解,他们在信中说:“侨办(侨联)的工作,做得好与坏不只关系到一个人的问题或一个家庭的问题,它牵动着海内外千千万万华人华侨的心。”在张晓红的重视下,侨办的信访工作做到上访一件、办理一件、调查一件、落实一件,对信访件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有访必定有答复,努力为广大侨界朋友排忧解难,得到了广大侨界朋友的高度赞扬。 深圳市把南头仓前村旧改工作委托给蛇口中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仓前村是旧南头墟镇的繁华地带,旅居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众多,经济状况相对较好,他们对旧改政策不理解,对旧改工作采取回避甚至抵制的态度,集体联名写信上访,提出制止仓前村旧改的无理要求。为做好仓前村侨胞、港澳同胞的思想工作,张晓红亲自接访来访人员,耐心细致做好思想工作,并约请香港仓前村同乡会组织召开港胞及村民代表座谈会,现场回答港胞提出的问题,加深他们对政策的理解和对旧改工作的认识,使他们达成了共识,很快便与开发单位签订了旧改协议书。境内外朋友都有同感,仓前村的旧改工作是南山区所有旧改工程中进展比较顺利,建设速度比较快的一项工程,经过2年多来的建设,一座具有现代化水准的仓前小区,已替代了昔日破旧的仓前村,使南山区城市化建设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