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侨界

 

杜晓华

    
    杜晓华,女,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侨务办公室主任。
    
    杜晓华1990年起从事侨务工作。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有人口150万,职工70万,总局下辖9个农垦分局104个大型农牧场,分布在全省54个市县。垦区共有归侨、侨眷、港澳同胞眷属8243人,其中归侨327人。他们人员分散,历史遗留问题多,生活环境及经济条件差。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矛盾不断产生。总局侨办只有2名专职人员,各分局、农牧场由宣传部一人兼管侨务。
    
    杜晓华出色地履行侨办主任职责,在信访工作方面,她对于一些疑难问题,都采取直接找各级领导和亲自到现场的非常措施进行处理,使那些看起来十分棘手的问题都获得了圆满的解决。她经常对侨务干部说:“侨务信访工作使联系党和归侨侨眷的桥梁的纽带,是宣传党的侨务政策的有效途径,是上对党的侨务事业负责,下为归侨侨眷排忧解难的大事,一定要认真对待。”她把上访者视为亲人,在精神上关怀他们,在物质上帮助他们,从不嫌弃、搪塞,并经常把自己家中的衣物和食品送给上访人,以解燃眉之急。她的大公无私,勇于奉献,认真求实的精神,收到垦区归侨侨眷的赞誉、钦佩和尊重。
    
    杜晓华不仅在接待来访的时向归侨侨眷宣传侨务政策,而且走到哪里都会见缝插针地向各级领导进行宣传。在总局、机关各部门和垦区各级领导都产生了这样的共识:杜晓华想要为归侨侨眷办的事,一定能办成,因为你根本没有办法拒绝她。
    
    杜晓华是农垦总局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负责侨务信访协调工作。她在建立垦区侨务信访工作制度,指导各分局及农牧场侨务部门建立侨务信访考核标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把侨务信访进行量化,责任到人,信访结案率达100%,没有一件越级上访事件发生。
    
    变上访为下访,把侨务信访工作解决在萌芽状态。杜晓华每年下基层高调研60多天,走遍垦区的绝大多数农场,对看去侨情了如指掌。在调研中她了解到农场职工种地都实行上打租金(即年初一次性交齐全年各种税费然后才能租种土地),而农场的归侨侨眷大多数因资金问题,承包土地有困难。她便以侨务政策协调有关部门,使归侨侨眷得以采取“下打租金”的方式承包土地(即等秋后卖粮再交各种税费),从而使垦区200多户侨户获得了充分发展的良好条件。为了尽快改善垦区侨户的经济状况,杜晓华提出把侨务扶贫工作纳入总局党委的扶贫工程。两年多来协调总局工会、财务处等部门,直接下拨侨务扶贫款32万元,扶持侨户86户,使78户归侨侨眷走上了富裕路。很多侨户都专程到总局侨办表示感谢。归侨郭长顺还送来了“感谢总局侨办帮我致富”的牌匾。
    
    杜晓华对上访涉及到归侨侨眷及其情书的工作、房子、子女工作、经济困难及就医等问题,都亲手操办,两年多来共解决类似问题56件,倾注了她大量心血。归侨侨眷都通过自己的世纪行动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侨眷体仁通过自己的“海外关系”,为垦区三江食品公司引进价值600多万美元的午睡处理系统和大豆蛋白分离系统,由于价格适宜,使企业解决资金上百万元。港眷陈忠浩得知垦区进口机械急需配件、油料的时候,通过亲属为垦区引进124万美元的机械配件和油料,解决了燃眉之急,其价格比正常协议的还低。经杜晓华协调,一批港眷的亲属积极向垦区捐资办学,捐献机械设备和为垦区培养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