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明
周人明是上海市人大代表、市社区侨务工作联谊会副会长。他先后在虹口区乍浦路街道、四川北路街道党工委担任书记。他始终认为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社区侨务工作是团结归侨、侨眷,充分体现和展示党和国家侨务政策的重要载体,也是社区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他针对本地区侨界人士多、层次高、影响大的特点,把侨务工作摆上街道工作的重要位置。他主张党政领导共同抓,每年至少两次党工委会议专题研究布置侨务工作,要求有新思路、新亮点、新举措,还经常听取检查社区侨务工作落实情况,提出要做好服务、形成特色,同时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如党政领导重点走访与侨界人士交友制度、季度座谈会制度、谈心制度、扶贫帮困、院场所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召开两次联谊会(迎中秋、迎新春)两次走访(春节、夏季),还安排春秋季节旅游、参观学习,想方设法为归侨侨眷服务,开展活动凝聚侨心。街道侨务工作做到“五落实”:即人员落实、经费落实、任务落实、制度落实、责任落实。遇到重大情况,他总是亲临第一线做好工作。周人明利用长期熟知侨务工作的优势,经常对社区侨务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与归侨侨眷讲课、座谈,鼓舞联络员的士气,增强信心,营造了社区侨务工作的良好氛围,推动社区侨务工作向前发展。去年他应邀到市里向侨务干部专题讲课有关社区侨务实务知识,使与会者受到很大启发。 多年来,党政领导在与侨界人士结对交友活动中,注重思想引导、生活关心、取得实效。如周书记在走访中由于做了大量工作,提供全方位服务,促使其联系对象新华侨俞志龙在其所在四川北路街道投资,成立了“上海成明节能照明有限公司”,为街道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周人明还带领街道经济干部到一位侨界人士的哥哥所供职的上海贝尔公司,共同探讨贝尔公司与社区经济结合的可能性。在老周的关心过问下,已引进一家电脑公司到街道安家落户。 周人明注重发挥侨界人士在社区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把侨界人士作为街道创建文明社区的一支重要力量,他及时向广大侨界人士通报创建情况,还通过归侨侨眷联络组围绕创建文明社区提一条建议,做一件好事,帮助一户困难家庭,参加一支宣传精神文明队伍的“五个一”活动,有力推动了街道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的开展。 侨界人士、著名电影演员张云立(叶剑英的扮演者)搬入社区不久,他主动登门拜访和他交朋友,使张云立十分感动,不仅自己积极参加社区活动,还协助居委会发动居民群众一起参加文明小区的环境整治,拆除违章堆物,种植护绿等,使小区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川北社区文化底蕴浓厚,周人明要求充分利用这一独特资源建成文化社区,动员侨界人士积极参与社区文明建设,以提升侨界在社区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些居委开展侨界人士学理论读书小组,建立“爱侨之友”、“同心之家”俱乐部等,每月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侨界人士前来参加。各居委成立歌咏队、舞蹈队、拳操队、腰鼓队等群众的文体队伍,侨界人士都作为骨干力量参加,既丰富了侨界人士的文化生活、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周人明还要求街道“社发会”、居民代表大会等都有侨界人士参加,请他们建言献策。街道城管义务监督队、行风评议也有侨界人士参加,请他们监督评议部门工作。在居民小区自治管理中,更要求侨界人士参加,来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目的是使侨界人士在社区建设管理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周人明认识到侨务工作面广量大,重要性和紧迫性日趋突出,一方面出门留学和大量海外学子回国创业提升归侨侨眷的社会层次影响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侨界中弱势群体和困难问题需得到社会帮助,因此做好侨务工作也是做凝聚人的工作,他发动各方力量为侨界多办实事,加大侨务工作力度,努力为侨服务,排忧解难,凝聚侨心。今年他又发起成立街道侨界爱心基金,侨界人士纷纷响应,一下子筹措到基金8518多元,用于资助侨界中困难户和社会弱势群体,使社会影响面很大。他身体力行,经常走访侨界人士,问寒问暖,关心他们的生活、身体、起居。在一次走访中得知一位侨眷常遭屋漏之苦,周人明回来以后途与物业联系,马上得以修复,她欣喜地说,多年来没解决的事,街道领导一来终于了却了宿愿,真是感激不尽。 周人明很注重街道侨眷联络组的作用,配备好侨眷联络员,关心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将国内外大事,市、区、街道有关情况向侨界人士通报。他要求在侨界中开展“双向服务”,即组织上社会上从各方面关心、帮助侨界人士;侨界人士主动支持、配合社区各项公益活动。近年来,他最大限度地调动归侨、侨眷、新华侨家属的积极性,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侨界人士在川北社区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