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侨界

 

高美琴

gaomeiqin.JPG    
    高美琴是中共黄浦区委统战部副部长、黄浦区侨办主任。她自97年担任原南市区侨办主任以来,社区侨务工作多次获得上级表彰,区侨办被评为上海市侨务工作先进集体、市侨务信访先进集体。
    
    黄浦区有9个街道、64万人口,既是上海老城厢和海派文化的发源地,又是上海的中央商务区和中心城区;既有丰富的社区资源,又有与海外联系广泛的侨界优势。高美琴在各种会议上要求街道、大口各部门支持社区侨务工作,她以身作则,带领侨办、侨联干部深入社区调研。亲自给社区侨务干部和侨界人士上辅导课,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与社区侨界重点人士交朋友、结对子。在她的带领下,区侨办每年将社区侨务工作列为工作重点,各街道党工委负责人都和所属社区的侨界重点对象结成对子。围绕市侨办开展的“争创特色、拓展领域——社区侨务工作活动月”系列活动,高美琴带领侨办干部有计划地下基层联系沟通、指导协调,抓典型、创特色。总结推广了南京东路街道、太阳都市居委等社区和涉外小区工作经验,使社区侨务工作不断深化。南京东路街道、太阳都市居委分别在市侨办召开的“上海市社区侨务工作交流会”、“上海市涉外小区工作交流会”上作了大会发言。15篇反映黄浦区社区侨务工作的交流材料被市侨办编印的《社区侨务工作风采录》、《社区侨务》等刊物采用。
    
    高美琴定期主持区“四侨”(侨办、侨联、海联会、政协侨委会)工作会议,研究解决社区侨务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有社区单位参加的为侨服务网络,如南京东路街道的“侨苑爱心网络”;小东门街道的“侨友之家”;广场街道的“侨界知识分子联谊会”;董家渡街道的“百帮服务公司”等。区侨办还会同区民政局、卫生局等4个部门再次下发了《关于落实我区归国华侨凭证享受服务项目的通知》,使黄浦区的社区侨务工作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形成网络。
    
    高美琴在原南市、黄浦区撤二建一以后,充分发挥新黄浦区的优势,拓展了社区侨务工作的新领域,取得了新成效。她支持南京东路街道在全区率先开发设计侨情信息库软件,并由区侨办举办软件应用培训班,在全区各街道、大口推广使用,使全区的侨情资料进入电脑网络化管理的层次。高美琴从太阳都市花园开工建设阶段就注重为侨资开发商服务。区侨办与豫园街道共同努力,建立了黄浦区第一个涉外小区居委会,选配了优秀干部任居委会书记,开发商无偿提供了办公用房,安装了空调。太阳都市居委会和物业管理部门有机结合,为来沪发展的海外侨界人士提供了多形式、全方位的服务,形成了“只要是有利于侨界人士的事,社区一定能办好;只要是社区倡建的事,侨界人士一定会参与”的新局面,为加入WTO以后,吸引更多的海外华侨、华人和高科技人才入住黄浦进行了积极探索。
    
    高美琴注重运用社区资源,积极协调区级层面的部门单位,为社区侨务工作服务。最近再次下发的《关于落实我区归国华侨凭证享受服务项目的通知》,就是区侨办牵头,由4个区政府部门联合发文的。民主党派区委分别与各街道签定了共建协议,长征医院心内科义务为侨界人士体检,百帮服务公司优先安排侨界人士就业,在黄浦区形成了条块结合,优势互补的社区为侨服务网络。
    
    高美琴以真心换“侨心”,以亲情凝“侨情”。她身体力行,定期走访有困难的归侨、侨眷家庭,捐款给区侨联帮困助侨基金,对在上海投资的海外留学生和侨界人士,更是从企业发展、就医、子女就学等方面加以关。心和帮助。如太阳都市广场、金顺房产、安元电子安保等侨资企业,在自身发展中遇到困难时,高美琴都按照《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主动热情,依法维权。这些企业也在为所在社区侨务双向服务中,出钱出力,形成了“社区为侨服务好,侨为社区贡献多”的良好氛围。
    
    高美琴重视夯实、健全社区侨务的基础资料工作,为做好对侨界人士的各项服务工作,她先后主持了2次侨情和新华侨基本情况调查,有计划的对居住在黄浦区的境外人士调查摸底,对区内侨界人士和新华侨的往来动态做到心中有数。对侨界人士的来信来访,她亲自接待和处理;对侨房动拆迁中发生的矛盾,高美琴一方面耐心做好解释,向侨界人士宣传国家市政建设的政策法规,另一方面也主动和动拆单位协调,宣传们日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人急事先办、特事特办,化解矛盾。近年来妥善解决了10余起较有难度的侨界重点对象私房动迁纠纷,确保了侨界一方稳定。
    
    高美琴关心和重视留学生工作和华文教育,积极发挥街道、大口侨务干部和侨联联络员的作用,加强与新华侨在沪眷属的沟通联系。会同侨联、海联会举办联谊活动,拓展交流渠道,及时了解海外新华侨的近况和动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组织了2次“相约上海、欢聚黄浦”华裔青少年夏、冬令营活动,上海各大新闻媒体相继作了专题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