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侨界

 

杨家兴

yangjiaxing.JPG    
    昆明市五华区西站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杨家兴,在社区侨务工作中创出了:依托社区,以社区侨务机制为载体,借助社会力量,开发社区资源,帮侨维权,为侨服务,凝聚侨心,充分发挥社区侨界优势,调动广大归侨侨眷积极性,坚持“双向服务”,共同为社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社区侨务工作新格局。为促进社会稳定,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西站办事处是昆明市五华区12家街道办事处之一,地处昆明市市区西北的城郊结合部,辖区面积2.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万多人,划分为7个社区。有归侨、侨眷、港、澳、台眷属462户2039人,具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云集,“三胞三属”较多的特点。
    
    作为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的杨家兴,高度重视侨务工作,把侨务工作列入了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亲自挂帅任社区侨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并配备了专职干部负责日常工作。按照五华区政府下发的《关于开展社区侨务工作实施意见》,制定了《五华区西站街道办事处开展社区侨务工作实施意见》、《党工委每季度定期专题研究侨务工作制度》、《统战干部、社区服务网络组成人员定期学习、侨界人士定期联谊制度》、《社区服务网络定期上门为侨界人士服务制度》、《侨务工作定期考核制度》等,侨务工作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检查,年底有考核,计划落实,管理规范。在每年的经费预算中,对侨务工作经费都给予优先安排,每年经费不少于16000元,为开展侨务工作提供了物质基础。经常以多种形式表彰先进,调动了侨台联成员的积极性,推动了社区侨务工作的开展。
    
    在社区侨务工作中,西站办事处党政领导认识到,华人华侨、归侨、侨眷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辖区内丰富的侨界优势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华侨华人、归侨、侨眷的鼎力支持和参与,而侨务工作正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建设,推进对外开放,实现祖国统一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对侨务工作重要性认识到位,办事处的侨务工作做到了“一个坚持、三个统一、五个到位”。即:坚持认真学习宣传侨务方针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以及统战政策、理论文章等;党政领导班子抓好侨务工作思想认识统一;对在新形式下抓好侨务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统一:对抓好侨务工作目标、任务、重点的认识统一;认识到位;人员到位;管理到位;经费到位;奖惩到位。
    
    为做好侨务工作,西站办事处在社区侨务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支持下,结合地区实际,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充实和完善了街道、社区居委会、公共户单位、归侨侨眷联络组参与的社区服务工作网络,上下一心,齐抓共管,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突出了以组织起来,活动起来的方式作为社区侨联工作载体的特点,并将依托社区,实现社区资源共享,有效地把侨务工作融入社区工作之中,把为侨服务融入社区服务之中,实现侨务工作社会化,达到“双向服务”目的,作为侨联工作的落脚点,开创了社区资源共享,服务内容充实,服务机制完善的侨务工作新格局,为社区侨务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针对辖区内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云集,“三胞三属”较多的特点,在1995年侨情调查基础上,担任社区侨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杨家兴,带领办事处侨联专职干部,组织人员,深入到社区居委会、公共产单位,认真细致地进行了新移民情况、下岗归侨侨眷情况、困难归侨侨眷情况、出国留学人员情况和归侨侨眷、港澳台同胞眷属等“五项调查”,进一步健全了侨情档案,并根据区委统战部的要求纳入了微机管理,使侨务工作做到了心中有数,为社区侨务工作夯实了基础。
    
    多年来,每逢中秋、新春佳节等我国传统节日,杨家兴都率领办事处党政领导对侨界人士进行走访慰问,召开“三胞三属”座谈会、茶话会,倾听他们的呼声,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
    
    西站办事处的“三胞三属”联谊小组的定期学习制度,十多年来从来没有中断过。学习之余,社区侨务工作领导小组还组织侨界人士观看侨情、台情录像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知识竞赛和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激发了侨界人士的爱国热情。
    
    杨家兴和办事处领导利用学习时间,给侨界人士通报区情和新一年的工作要点,与他们共同商议办事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大计,极大地增强了侨界人士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在制定办事处“十五”规划中,侨界人士积极参政议政,为社区的发展献计献策。在广纳侨界人士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办事处“十五”经济发展规划中“一带、两片、三线”的三角状梯次经济发展格局。
    
    多年来,杨家兴以开拓创新的理念开展社区侨务工作。提出了社区资源共享,社区和侨界人士“双向服务”的工作思路。要求社区侨务工作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云南省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做好维侨护桥工作,多为侨界人士做好事、办实事。
    办事处主动为归侨侨眷子女解决人学入托问题,及时为“三胞三属”办理待业证、计划生育证。借助社会力量,即使调解“三胞三属”遇到的纠纷,帮助侨界困难户解决住房、就业等问题。社区建设工作开始后,优先选聘侨界人士或家属到社区居委会工作,吸收侨界人士参加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工作。继成立了地区侨联后,又建立了“侨、台联谊之家”,公布了“服务指南”和热线电话,社区服务中心向侨界人士提供优惠、优先、优质服务。通过办事处的牵线搭桥,地区侨联与辖区公共户单位昆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建立了资源共享点,学校图书馆、多功能活动厅对社区群众开放,对侨界人士实行优惠、优质服务。
    
    扎实有效的为侨服务工作,争取了侨心,得到了侨界人士的回报。侨界人士主动为社区群众服务,关心社区建设,在献爱心活动中,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党对侨界人士的关怀,拓展了社区侨务工作“共商、共驻、共建”的新空间,创造了一个“社区为桥服务好,侨为社区作贡献”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