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侨界

 

王芸:情洒社区爱侨界

    
    王芸,女,河西区马场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当人们提到街道办事处工作时,无不感到是最小最小的芝麻绿豆官,别看它官位小,但它所管理的范围是很广泛的,社区中的大事小事样样都要管,所担负的工作内容是极其繁重的,千条万条一根针,社区工作任务繁重,办事处干部越来越忙,面对如此艰难工作,分管民族侨务工作的办事处副主任王芸热爱自己的事业,更热爱社区的侨务事业,把一腔热血洒向了社区,洒向了社区广大归侨侨眷们。多年以来,她一直工作在为侨服务的第一线,与广大归侨归眷打成一片;知侨情、解侨难,成为社区归侨侨眷的知心人。
    
    一是办大事,让归侨侨眷长期受益。她坚持每年为侨办十件最需要解决的大事、实事、好事,切实让归侨侨眷享受到居住在马场社区的实惠和好处。几年来,她率先提出了侨务工作社区化的工作思路,凝聚社区范围内的归侨侨眷,整合社区各方资源,发挥社区各方优势,形成社区各方合力,共同做好为归侨侨眷的服务工作。同时,广大归侨侨眷广泛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促进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这样的工作思路,使侨务工作对象变“客体”为“主体”,工作方式由“面对面”到“肩并肩”,工作层次由单向服务到双向服务,由生活服务型走向全面参与型。同时,她十分注重加强网络建设,建立工作网,优化服务网,拓宽参与网,并借助长城宽带网开通侨友之家网上救助热线,为归侨侨眷设立百帮咨询台,在13个社区居委会建立归侨侨眷文体活动室、康复健身房、图书室等,在此基础上,先后建立健全了社区侨务工作联席会制度、社区侨务干部例会制度、归侨侨眷代表座谈制度、走访关心归侨侨眷制度、爱心帮困救助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归侨侨眷的基本情况全面输入微机,实现现代化科学管理。2002年,由她倡导提议的马场社区侨联艺术团、侨友之家已成立,这标志着侨务工作已融入到社区建设的方方面面。近年来,她为马场街筹集资金26万元,用于为归侨侨眷办实事,共41件,子项2000余件。
    
    二是办急事,让归侨侨眷有难能解。她在推进为侨服务工作中,注意加强为侨服务网络建设,以“三优一满意”为载体,在强化管理上下力量,在规范服务行业工作上做文章,建立街、居、楼院三级为归侨侨眷服务网络,狠抓首访制、办法制,随时解决归侨侨眷急需问题,坚持先办后分工原则,不分份内份外,尽心竭力为归侨侨眷排忧解难。去年6月份,在5户归侨侨眷居住的佛山里40号楼,由于地下自来水跑冒造成水费严重亏欠,因种种原因一时不好解决,自来水公司只好停水。居住在这里的几户归侨侨眷与其它十余户居民的正常生活一下子被打乱,深夜十一点他们找到街办事处要求供水,当她得知情况后,将有病的女儿锁在家中,立即赶到现场进行协调,平复归侨侨眷情绪,耐心做解释工作,并决定打开居委会的门,先让受困群众打水,同时,与有关部门协调,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终于使问题得到解决。侨眷送来“心系归侨,为侨解难“的锦旗,表示谢意。2001年11月,冬季供暖在即,新闻里10、11门地下供暖水管破损,底商出于自己的利益不同意施工,严冬将至;几十户归侨眷的取暖得不到解决,归侨侨眷与供热单位,开发商多次商议未果,将情况反映到街办事处。王芸等顶住压力与有关单位协商,做底商的工作,调处矛盾,冒着雨加雪,在凛冽的寒风中组织协调施工,经过一周的努力,终于使问题圆满的解决,如期为归侨侨眷供暖。当事的归侨侨眷送来了感谢信和锦旗一再表示谢意说:”你们真不愧为先进单位,你们的领导干部个个都是好样的,是真正的公仆”。居住在四化的一位70多岁印尼老归侨,退休多年且身体欠佳生活比较困难,她和侨务干部经常到他家走访慰问,在一次走访中她发现老人由于没安装有线而影响收看电视时,她马上与有线台联系,免费为老人安装了有线,当老人收看到清晰画面和丰富的电视节目后,对她感激不已。
    
    这关心汇集成爱的暖流,温暖着每一侨眷人士的心,老领导侨眷刘增说:虽然我们的亲人远在海外,但可以得到比亲人还要亲的关怀。
    
    三是积极引导服务经济,全面参与,双向服务。王芸一直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并视之为侨务工作的立足点,紧贴中心,服务大局,于是,在全社区加大改革开放的宣传力度、借助百米长廊宣传侨务工作,传播天津日新月异的变化。让居住在海外的亲人看一看改革发展中的天津,激发广大归侨侨眷的爱国之心。近几年,由她牵线搭桥共15次,引进外资150多万美元;与非洲加蓬建立贸易合作项目,为日本汽车配件建立了开放项目;同时她还认为在维护归侨侨眷权益的同时,还要注意发挥她们在社区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全面参与作用,实现他们的自我价值。由原来的服务客体变为主体,单项服务发展为双项服务。几年来,在开展创建文明小区,文明社区活动中,马场社区侨界人士都表现出极大的与热情,日本归侨曾仁福说,我们要以百倍的热情回报社区、回报社会。侨眷李劲草、印尼归侨钟辉英等从身边做起,关心身边人,关心身边事,积极地为社区和小区的建设出谋划策。特别是由她创意出版的十个系列《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叙述了归侨侨眷在市民学校,公民道德学校;红会领导成员、青少年教育领导小组成员、街道思想政治、计划生育宣传员、居委会议事班子成员、社区工作监督员等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文静里社区有归侨侨眷21户,其中16户参加了治安联防社区服务队。去年,由她组织实施的爱心工程、敬老工程、康乐工程、再就业工程在全社区归侨侨眷中全面启动,并号召全社区归侨侨眷按照争创“六化”社区的总体思路,去实现帮助归侨侨眷无空白、无下岗的目标。
    
    四是仆下公子当公仆,情洒社区为侨界。作为一名分管侨务工的处级领导,几年来,她始终把仆下身于当公仆,情洒社区爱侨界作为自己的左右铭。她经常和侨办干部们一起下基层搞调研,一起收集基层归侨侨眷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齐心协力为归侨侨眷解决生活中的难题,通过实际的工作效率来体现她的公仆意识。
    
    她为归侨侨眷办的都是一件件,一桩桩的小事,而正是这些细小的小事与归侨侨眷息息相关,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关系着社区的安全和稳定。可见人生价值不在职位高低,名利大小,而在于实实在在做人,实实在在做事,实实在在用她一颗火热的心去温暖归侨侨眷的心,这就是她人生真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