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坚:做好社区侨政工作
陈坚是长春市侨办侨政处处长,又是侨眷。他带领全处本着对党、对人民、对广大归侨、侨眷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大胆探索、开拓社区侨政工作的新局面。 一、依法护侨,打牢社区侨政工作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陈坚积极组织全市各级涉侨部门认真学习、宣传,问时印刷、发放宣传资料,基本上做到了归侨、侨眷人手一份,与市人大民侨外委合作,拍摄了全国第一部《保护法》宣传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将不断完善,侨政工作也必将由主要行政协调转向依法护侨与行政协调相结合的方向上来。而此间大量、细致、艰苦、具体的工作是在基层社区。 长春市、县、区老国有企业多,包袱重,加之早期归侨、侨眷大都集中在这些企业中,而占归侨总数90%以上的朝鲜归侨及具有明显的贫困特点。因此,陈坚将社区工作,特别是扶贫助困的重点和相当的精力放在了区、县社区的特困归侨、侨眷身上。在吉林省侨办的大力支持下,共为24名特困归侨子女解决了助学金,为4户特困归侨解决了住房。同时,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开发了侨居工程,解决了43户归侨、侨眷住房问题,为了使每年的有限扶贫资金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连续两年为城区120余名归侨、侨眷特困下岗归侨、侨眷进行健康体检和疫苗接种,使归侨、侨眷中的弱势群体的权益得到了保障。 为了保证基层社区侨政工作的连续性,陈坚还经常深入厂矿、院校、乡村,并组织建立了由市人大民侨外委、市政协台港澳侨联络委员会、市侨联、侨办组成的侨务联席会议,就全市侨务工作,特别是社区侨务工作定期磋商,同时积极向市领导汇报,取得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市政府的名义下发了[2001]年4号《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华侨、归侨、侨眷工作的通知》的文件,为了贯彻执行这个文件精神,也为了更好地开展社区侨政工作,在全市发放了眷属证。 二、依托大厂、大学开展行之有效的社区侨政工作 一汽是全国最大的城区企业,新吉林大学是全国最大的大学。这两个社区的人口占到长春市城区人口的1/6。市区归侨、侨眷,特别是新移民眷属比例占到我市新移民总数的70%以上。这两个社区的归侨、侨眷具有自身素质高、海外关系广的显著特点。 陈坚组织全处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工作中心,充分依托一汽和吉大侨办,利用两个社区归侨、侨眷的海外优势,为长春市大型国际活动献技献策。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两个社区为长春市三届国际教育展、国际汽车博览会、国际农业与食品博览会等邀请国外参展团组15个,涉及国家和地区8个,参展人数近百人,签署协议32项。 为了使长春市社区侨政工作更具时效和准确,陈坚还在吉林大学侨办的配合下,组织编写了具有多项选择功能的归侨、侨眷、新移民软件库,配合全市新移民调查,建立了人才档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