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金:共产党人好比种子
李德金是云南省曲靖市股踏区廖廓街道党工委书记。197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几个乡镇任过团委书记、乡(镇)长、党委副书记、书记等职,但不论在哪里工作和任职,他事事处处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率先垂范,带头端正工作作风,凡要求干部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并积极带领党委一班人,充分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工作中发扬民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严从实抓好两个文明建设,受到了市、区的高度评价。 2000年10月瞰踏区委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决定撤销原城关镇、环城乡,成立四个街道办事处,区委任命李德金担任廖廓街道党工委书记,面对新的机构,新的环境,工作千头万绪,李德金首先就看到了廖廓街道办事处有着有别于其它乡(镇)的特殊性,那就是归侨、侨眷多,在10个社区居委会和1个村委会中,就有归侨、侨眷、港澳侨属177人,联系着法国、美国、泰国、越南、缅甸等8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居住在天池、文昌、康桥、胜峰小区四个社区的打油巷、川主巷、胜峰小区。有部分归侨、侨眷文化水平较低,几经迁移,在街道定居后,主要从事手工业加工(缝纫、金银手饰加工),农贸市场交易、出租车行业、打工,居住条件欠佳,经济状况差,李德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辖区内归侨、侨眷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做了大量工作。 面对过去做归侨、侨眷的工作,靠侨联和侨办,在基层侨联组织基本“无脚”的状况,李德金提出归侨、侨眷工作首先要找准归侨、侨眷工作切入点,为归侨、侨眷办实事办好事。从2001年开始,侨务工作按照“下放权力,下移重心,着力服务”的步骤进入了社区,为真正实现侨务工作的社会化,找到侨务与社区的切入点、结合点,实现以社区为载体,依靠社会各有关部门和居委会开展帮侨维权,为侨服务,把工作做到归侨、侨眷生活的第一线,把问题解决在最基层,以李德金为“班长”的党工委跨出了几大步。 第一步,思想统一,认识到位。 李德金说:“侨务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建设,推进对外开放,实现祖国统一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来处理好这一问题。”为统一思想认识,他组织有关人员在街道、社区和归侨、侨眷当中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座谈,并结合库群区委“六查六看”教育“回头看”活动,把“社区为侨服务好,侨为社区作贡献”的工作落到实处,实现了两个转受。一是转变侨务工作只靠侨联、侨办管的思想。通过宣传使侨务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侨务是全社会的事,树立了大侨务的思想,全社会都来打好“侨牌”;二是转变不是侨务干部不管侨务的思想。街道办事处干部由以前的“侨务局外人”,转变成了“侨务知情人,热心人”,成为不在编的侨务干部。 第二步,健全工作体系。 李德金把侨务工作列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重要议事日程,抓住麒麟区社区建设为云南省实验区的先机,率先成立了街道侨务工作委员会,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担任主任,抽调统战干事、民政所长、相关社区书记、归侨侨眷代表任委员,负责统筹、协调、组织侨务工作,并落实办公地点,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处理日常工作。相应的社区成立侨务小组,组长由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办公室主任由居委会主任担任;其次是建立了街道、社区、归侨侨眷小组三级网络,促进服务内容的落实,服务机制的完善,实现了党委领导,社区主办,归侨侨眷参与,社会各界广泛支持的格局。 第三步,调查摸底,制定了工作计划。 要开展好工作就必须了解侨情。为此,李德金组织专人对辖区的侨情进行调查摸底。通过半个月的努力,依靠各社区查清了辖区内归侨、侨眷的人数、户数、籍贯、文化程度、政治面貌、从业状况、健康状况、生活经济来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建立了名册档案,以便于制定侨务工作计划,同时明确至少半年要听取一次侨务工作汇报,专题研究下步的工作。定期与侨界人士联系,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侨务工作的实际问题。 第四步,建立责任制,保证侨务工作经费。 在李德金的领导下,廖廓街道办事处每年都把侨务工作列入领导工作的目标责任制,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考核。并建立健全街道侨务工作委员会、社区侨务小组两级管理体制。完善了学习制度、会议制度以及侨务办公、走访联谊、服务承诺等相关制度,以使工作有序,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归侨侨眷家中。同时街道办事处按年度1万元划拨侨务经费,以解决归侨、侨眷的具体问题。 第五步,对侨宣传社区,对外宣传侨务,对内促进侨务社会化。 “社区侨务建设是一项共驻共建的改革工程,侨心工程和系统工程”。李德金道出心里话。要真正了解侨务,干好侨务工作,光靠领导说了不会有多大成效,靠的是全社会的帮助、支持,不仅要做好宣传发动,还要拓宽舆论渠道,那就是要让社区资源共享,走进来也要走出去,以让社区与侨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因此,在社区侨务系统内李德金要求社区向归侨侨眷发公开信,号召社区成员开展好“向海外亲友发一封信、提供一条信息、推销一种产品、介绍一个项目、引荐一位客商”的五个一活动,在推介和被推介中促进侨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排忧解难见真情 归侨、侨眷的利益不容质疑,这关系到侨心的根本问题。为处理好这一问题,李德金不仅过了勤政关,更过了廉政关,他是街道的一把手,手中有权,但从不乱用,特别是为自己,到现在在城内他没有为自己批过一寸土地,盖过一间房。但为了归侨侨眷的利益;他想方设法办实事,做好事,积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并坚持搞联谊活动,以增进情谊。每年的国庆,中秋节都组织座谈、慰问、极大地温暖了归侨侨眷的心。 李德金说,“群众有困难,就要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帮助,要不还要我们这些人干什么?”居民在彩莲由于贫困,17年点不上电灯,他知道后,主动把这户人家定为自己的结对扶贫户,定点帮助,每年他都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400元给予帮助,并送去大米等物资。为解决用电问题,协调天池社区给该住户拉上线,装上了电表,电费由社区暂时垫付,彻底解决这一困难户的问题。 确定各网点重点联系服务对象送温暖,是李德金领导的廖廓街道的工作重心之一,他不仅将特殊困难户列入社会优抚对象,并实施高龄老人生活困难补助,如天他社区的张向枢夫妻均年满75周岁,无生活来源,街道、社区为老人提供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每人每年可获补助1700元。还帮助有一技之长的归侨选好经营项目,协助办理有关手续及购买永久性住宅。 目前,在廖廓街道办事处形成了良好的风气,社区为侨服务,侨为社区作贡献得到真正体现,很多归侨侨眷积极主动招商引资,接待亲友及客商来曲靖投资,会员积极参加“社区文明教育”,多次组织起来为各地灾民及孤寡老人、失学儿童捐款捐物,遵守市民守则、互帮互学和讲正气蔚然成风。 李德金说:“只要我在位一天,就要为归侨、侨眷群众服务好,因为我是共产党员,为归侨、侨眷排忧解难是我的职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