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强为街道社区侨务倾注一腔热情
范志强在街道这个基层工作岗位上工作已有8个年头了。无论是在那里工作,范志强始终将社区侨务放在街道工作的一个重要位置上,处处维护侨眷的利益,关心社区侨眷的冷暖,在平凡的街道社区工作岗位上为侨务事业辛勤耕耘着。 2001年,范志强同志担任了沧浪区府前街道党工委书记,走马上任之际,他就在社区侨务工作中唱起了“三步曲”。 一是在2001年初街道党工委的一次研究社区侨务工作的会议上提出,要加强社区侨务的基础建设工作,重视街道社区侨务工作的组织网络建设。随后,街道对社区侨务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范志强担任了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并按照府前社区侨眷分布情况,在辖区划分了三个社区侨务工作联络片。各社区侨务工作联络片推荐热心于社区侨务工作的侨眷和社区居委会专职统战干部担任了联络片组长,使府前社区形成了街道、联络片、社区居委会三级社区侨务管理网络,并特邀了部分社区居民和侨眷担任监督员,使社区侨务工作有序地开展了起来。 二是管理网络建设定位后,侨务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和思想建设就提到了街道党工委的下一个议事日程上。2001年,范志强先后请来了有关部门为社区侨务工作人员举办了二期培训班,组织大家学习了侨务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提高了社区侨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政策水平,使府前社区侨务走上了依法护侨的法制轨道。 三是网络建设、人员配备完善以后,范志强将目光放到了社区侨务工作制度的规范上。在他的过问下,街道党工委和街道社区侨务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了《府前街道社区侨务工作实施意见》、《府前街道社区侨务四必访制度》、《府前街道社区侨务学习交友制度》、《府前街道社区侨务联络片工作责任》等近十项社区侨务工作方面的规章制度。在去年5月份,范志强又安排社区侨务干部对辖区内的侨情进行了再次摸底调查,进一步掌握了社区侨情资源,为下一步的侨务工作展开打下了基础。同时,他又要求街道侨务专职干部要认真做好街道社区侨务工作档案,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分门别类,使街道社区侨务工作开展情况一目了然。由于范志强的重视和街道侨务干部的努力,府前街道的社区侨务工作档案在全市范围内处于一个领先的地位。 为了保证府前街道社区侨务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尽管街道工作人员任务重、人手少,但范志强还是在街道党工委研究社区侨务工作的会议上提出了调整两名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同志负责街道的社区侨务工作的建议,同时他还要求街道各个部门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把社区侨务工作渗透到日常工作中去,交叉互动,集单一为群体,共同促进社区侨务工作的发展。 二、关心社区侨眷的冷暖,做社区侨眷的贴心人 社区侨务是一项特殊性的工作,它不仅要求侨务干部耐心细致,而且还要有热心肠。范志强就是这样一个真心和热心为侨服务的好干部,只要是社区侨眷遇上困难,他都会认真地去关心和帮助他们。肖永文夫妇子女都在国外发展,并且都是知名学者,家中只有老肖夫妇俩。范志强为了更好地关心他们,特地将肖永文夫妇作为自己的交友对子,经常抽空上门去看望两位老人,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情况。在新年之际,范志强还为他们远在美国的儿子、核物理学家肖钢发去了电子贺卡。肖永文夫妇常激动地对人说:“范书记真是我们侨眷的贴心人。”在府前社区中还有两位侨眷体弱多病,生活也比较困难,范志强了解情况后,就要求街道和社区居委会的干部要多关心他们。街道为其中的一名侨眷义务办理了营业执照,使他生活能够有个基本保障。另一名侨眷王克文由于体弱多病,街道为他办理了帮困结对手续,由街道每月提供他一定的生活费用,让他不再为生活担忧。今年春节,范志强又带领社区侨务干部上门看望了两位侨眷,并为他们送上了春节慰问物品。 某港属和另一名侨眷邻居为了过道而发生矛盾,两家关系就此恶化并发展到相互争吵和谩骂。范志强多次派街道和居委会的干部以及司法所的干部上门做调解工作,但两户侨眷坚持己见,不肯让步,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范志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一方面要求两户侨眷保持克制态度,另一方面寻找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做两户侨眷的疏通工作,最后街道提出无偿为他们各自开门和砌墙隔断的建议。由于两户侨眷矛盾很深,在调解期间曾多次惊动了市政府和市侨办,调解工作也出现了一波三折,往往到了双方要签字时,一方出现反悔,又重新回到原点,而两户侨眷又都指责街道偏护对方。但范志强并不泄气,他要求做调解工作的侨务干部不要怕麻烦,要有耐心,坚持做说服和解释工作。就这样在经历了多次反复和一年多的调解后,两户签订了协议和备忘录,化解了积怨,使矛盾有了一个结局。该港胞回内地时也特意来到街道向范志强表示了谢意。 2001年,街道共接待侨眷的来信来访40多人次,为他们解决了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社区侨务工作中的来信来访结案率达到100%。 街道的社区侨务工作大都是一些细碎的生活琐事,许多侨眷也经常要街道帮助出个证明,介绍个保姆什么的,有的侨眷甚至将孩子的上学和课外辅导等事项清街道帮助解决。范志强认为,这些事情虽然很小,但却是党的侨务政策最基本的体现。社区侨眷的事办好了,侨眷们就会说党和国家的侨务政策好,如果侨眷的事给办砸了,那就会给党和国家造成不良的影响。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正确的认识,范志强同志在街道社区这个最能体现党和国家侨务政策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辛勤地耕耘着,倾注着他的一腔热情。 三、坚持以人为本,做好社区侨务的“双向服务”工作 做好社区侨务的“双向服务”是街道社区侨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府前街道党工委主要成员都和社区中的重点侨眷结成了交友对子,并定期开展上门走访工作。海外核物理学家肖钢回国讲学,范志强每次都要上门看望他,询问他们海外学习工作情况,并向他们宣传苏州改革开放的形势以及府前街道社区建设发展情况。 2001年,在范志强的提议下将为社区侨眷的服务纳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并将街道社区医疗站、红太阳家政服务公司、美丽有约女子专业护联中心等单位作为第一批社区为侨服务网点,先后共为200多人次的侨眷提供了服务。2002年,第二批社区为侨服务网点又即将开始为侨眷们提供服务,街道还为部份侨眷赠阅了《苏州日报》和《苏州老年报》,在元宵、中秋和重阳等传统节假日,还组织侨眷举行联欢座谈和观光旅游,许多侨眷都激动地说:“街道真是把我们当成了自己人。” 由于街道党工委的重视和社区侨务干部的努力,增强了侨眷对社区的凝聚力和信任度,社区“双向服务”由此也红红火火地开展了起来。在去年府前街道开展的八项大型活动中,许多侨眷都积极参加了活动,参加人数达200多人次。每年春节,侨眷张文均都要带领一批热心公益的书画家进行书画义写义卖活动,几年来他们共为街道社区扶贫帮困基金募得资金近万元。侨眷李长春是金阊区医院的退休医生,也是市老年科协的成员,他的儿子是旅日著名钢琴演奏家。由于范志强平时对他非常关心,时常登门探望,使他深受感动,为了对府前社区作出自己的贡献,数年来李医生坚持每星期二都在社区居委会为社区的老人提供健康咨询和义务量血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