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侨界

 

孙琪琦

    
    孙琪琦1996年开始任宁波市海曙区侨办副主任。她努力做好凝聚侨心工作,积极调动海内外侨胞眷属的积极性,爱岗敬业,求真务实,为海曙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为开创侨务工作新局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曾被区委、区府评为“十佳公仆”、区委优秀党员、机关党委优秀党员、浙江省侨务工作先进个人、浙江省“基层侨联组织建设先进工作者”。她的主要事迹有:
    
    一、加强学习宣传,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侨务工作。
    
    侨务部门的工作主要靠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从而树立形象,消除疑虑,凝聚侨心,贯彻落实侨务政策,就必须学法懂法。为此,孙琪琦多次组织侨务干部学习《保护法》,不失时机地利用多种会议对侨务干部进行宣传教育,要求他们学好侨法,让新上任的侨务干部了解我们的工作对象、范围及侨务干部应努力保护好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的责任。
    
    二、依法护侨,为侨服务。
    
    侨务工作的宗旨是为侨服务,几年来,她正是接着这个宗旨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她经常深入基层,联系群众,通过帮助归侨、侨眷落实政策,依法护侨,扶贫济困,排忧解难等为侨服务工作,得到了他们的信任和称赞。她经常深入基层办实事,如:老年归侨夫妇在房屋拆迁安置过程中发生纠纷,虽几经交涉,仍未能解决问题,她数次同有关部门联系,并在房产中介所的协助下,通过多方努力,终于帮助他们解决了难题;留法博士王亚敏的母亲吴佩建的祖传房产被侵权,曾多次奔走均未果,她来到了区侨务部门,经孙琪琦与司法部门多次协商,吴女士拿到了应得的2.8万人民币;美籍华人林昌镐兄弟的祖房在月湖改造中拆迁了,在她帮助下,妥善安置在后河小区,为帮助林先生的弟弟在山西大同的户籍迁移问题,在区委领导亲自过问下,作为特事特办帮助其办妥了户口迁移问题。
    
    在处理解决这些事件中,她都是尽心尽力,不厌其烦,不负所托,以“磨破嘴、跑断腿”的精神感动有关部门,赢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力争把为侨而办的事情画上圆满的句号。
    
    三、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把社区工作和侨务工作有机结合。
    
    为了探索社区工作新路子,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她积极将宁波市社区侨务试点工作争取到海曙区西门街道来开展,期间,她亲自指导,参与基层开展宣传、发动、调查、走访工作,协助组织多项大型活动的开展,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做好社区侨务工作,并得到了工商所、房管所、卫生院、中小学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使该项工作顺利开展,具体的做法有:
    
    (一)组织网络建立:街道设立社区侨务工作领导小组。分设医疗、法律、教育、日常生活4个服务小组。居委会设立侨务工作小组。居民小区(楼群)设立侨务联络员。由此,社区侨务工作形成了统一的网络,便于加强联系,掌握信息,解决问题。
    
    (二)制订工作计划:社区侨务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之后,即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区单位的特点,拟定了全年的活动计划,加活动的内容、地点、参加为侨服务单位、责任人,参加服务对象、工作人员等,都作了精心的安排。
    
    (三)确定服务项目:社区侨务服务网络的医疗服务组由西门医院负责,教育服务组由孙文英小学、李兴贵中学、新芝幼儿园负责,法律服务组由西门派出所、西门街道法律服务所负责,日常生活服务组由西门、高塘房管所、美乐门海光商厦、西门街道三产服务中心、西湾路小商品市场、鼓楼工商所个协及各居委会负责。
    
    (四)立足社区、搞好活动:有了服务网络,社区侨务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大大增强,参与面也大有扩展,为侨服务活动经常开展。孙琪琦与西门街道社区侨务工作领导小组一起组织、协调、参与各项大型活动的开展。如上街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家庭文化系列活动、医疗义诊活动、国庆、中秋联欢会、座谈会等。后来西门街道社区侨务工作又出台三项新举措。一是在调查的基础上,在社区服务行业中挑选了12家优质服务单位;定点挂牌为侨服务,这项工作的开展既增强了个私业主的信誉和自豪感,又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归侨侨眷的服务需要。二是西门医院推出的新的服务项目——开展契约式服务(又称家庭卫生健康服务)的试点。契约式卫生服务目前已有7项服务内容,接受契约式服务的归侨侨眷能免费享受入户保健、上门体检、健康建档等服务。目前该街道已为35户“三胞”眷属提供了契约式服务。三是编印了“三胞”眷属、留学生家属服务指南400本,通过服务联系电话、服务项目使侨界一目了然,他们遇到急事,难事就可以通过社区服务网络很快得以解决。
    
    2002年,她把社区侨务工作着力点放在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上。现海曙区已有三分之二街道成立了社区侨务工作领导小组,基层网络齐全,活动开展正常,双向服务见效,但她并不满足现状,在完善和巩固区、街道、社区三级工作网络的基础上。要求进一步规范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如例会制度、学习制度、走访制度、活动制度等。目前,社区侨务工作的“五化”即组织建设社会化,管理机制规范化,服务项目需要化,工作环境优良化,工作阵地基地化已初步形成,各街道在开展的“我爱我家”系列活动中,各自发挥优势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动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