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凤祥:杭州朝晖街道侨务工作的“领头羊”
朱凤祥是杭州市下城区朝晖街道党工委书记。他到朝晖街道工作的八年里,分别担任过朝晖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朝晖街道办事处主任、朝晖街道党工委书记。当年他分管侨务工作时,与侨务干部一起深入侨界人士家中,关心侨界人士的生活、学习、工作,把侨界人士紧紧吸引到党和政府的周围。许多年过去了,虽然朱凤祥的职务发生了变化,但他依然保留着当年的习惯,定期听取侨务工作汇报,亲自过问侨务工作,关注侨界人士在海内外的发展。在安排社区政治、经济、文化工作时,通盘考虑,时刻把侨务工作放在心上,使街道侨务工作与街道才心工作融为一体,纳入街道建设轨道,成为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 每年的年末,是街道党政领导最忙的时候,朱凤祥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可是再累再忙,朱凤祥也要去看看他的老朋友——归侨、侨眷们,请他们来吃顿年夜饭,去他们家中走走看看。年三十的走访已成了惯例,早晨上班铃声刚响过,朱凤祥就和班子成员一起出发。一区的归侨,二区的留学生家属,三区、七区、八区的侨眷,朱凤祥都要亲自去看一看,亲自去问一问,听一听他们生活有没有困难,需不需要街道帮助,对街道的建设有没有意见、建议,这一年他才过踏实。有一年,一早就下起了雪,雪越下越大,朱凤祥和大家跑了一家又一家,归侨、侨眷们谈家常,他都听得津津有味。那天走访的最后一家是一区的越南归侨禤秀芳,当朱凤祥把一年的补助款送给禤妈妈手中时,细心的禤妈妈发现,朱凤祥的棉鞋湿透了。当她得朱凤祥就穿着这一双湿透了的“冰鞋”跑了三小时,就为了看看朝晖地区的侨界人士生活得好不好时,她流泪了。她说:谢谢好领导!谢谢大家!生活在朝晖好!我一定要和海外的姐妹们说,祖国好!这句话道上了朝晖地区所有侨界人士的心声,在朱凤祥的带领下,朝晖又有了成千上百个和朱凤祥一样关心、重视侨务工作的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使朝晖侨务工作蓬勃向上,1999年被评为杭州市侨务工作先进集体,同年,省侨务工作推进大会在朝晖召开。 几年前的一个春节前夕,一夜大雪,地上满是积雪,回为怕侨界人士年老体弱被积雪滑倒,侨务干部想取消当天的迎新春联欢活动,可是老人们怕误了联欢会已早早出了门。朱凤祥一听到这个情况,马上安排工作人员、社区干部、车辆,一路路去接出了门的侨界人士,九点刚过,会场里挤满了人,有接的、有送的、有参加会议的,场面极为感人,侨界人士和街道的心贴在一起。联欢会上夕阳红艺术团自编自演发生在社区侨界人士身边感人事迹。如《电铃情》讲得就是朱凤祥在一次走访听到的故事,社区党支部书记、侨眷吴春凤十几年如一日地照顾印尼归侨徐丽芬的故事。徐丽芬床头电铃连到了吴春风的家中,吴着凤就像徐丽芬的亲闺女。在朱凤祥的教导下,社区里出了无数个吴春凤。目前,在16个社区中均建立了侨务工作办公室;成立了侨务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为侨服务队(有社区党总支书记组成的信息员队伍,有社区侨界人士组成的联络员队伍,有社区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社区还设有为侨服务点近百余家。1999年街道还建立了全市第一家家政服务超市,为侨服务也列入了超市服务内容之一,并设立了十余个归侨服务点。今年街道新推出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和就业管理站,都设有为归侨服务的项目,把侨务工作与街道中心工作结合在了一起。 每当街道有重大活动,朱凤祥总要关照工作人员,安排好特邀来宾席。他们中有教师、有医生、有科技工作人员,也有刚上学的孩子,但他们都有一个一致的身份——侨界人士。街道召开经济形势分析时,朱凤祥会邀请来自非公制经济企业中的侨界代表,有回国工作的留学生,有留学生家属来谈发展、谈思路,听取他们对政府的经济建设服务方面的意见;制定工作规划和重大决策时,朱凤祥会邀请社区中的归侨、地区单位的侨眷来参加通报会、座谈会,广求善乐,广纳群策,以提高街道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街道在举办重大庆祝、文娱活动时,朱凤祥也不忘邀请侨界人士来观摩,以沟通感情,广泛联谊,广交朋友,凝聚人心。如街道艺术节、体育节、元宵灯会和街道坚持了八年的“团圆今宵”迎新春活动。年年都邀请侨界人士参加。而且还有不少侨界人士还作为演员一同参加演出。在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中更离不开侨界人士的支持,社区的干事、议事委员班子都有侨界人士,在社区营造了共同建设明天的良好氛围。 在每年的走访中,朱凤祥看到社区内的归侨、侨眷中有不少年老体弱,需要人照顾的,侨胞每年探亲时需要接待的。于是一支活跃在社区的志愿者服务队,在朱凤祥的关心下成立了。目前已从当初十几二十人发展到了上百名,他们中有在学就读的大学生,有辖区单位的医生,有一技之长的修理师傅,还有热心于志愿工作的社区群众。住朝晖三区的年过八旬的王毛富菊夫妇,从香港来杭州,需要有人陪游采购就诊,为侨胞服务志愿队一听说,就派出志愿者上门服务,帮助老人办理一些个人事务,为其推荐休闲场所,购物大厦和就诊医院,并全程陪同,使老人在杭州期间,过得非常愉快。又如华联社区的侨眷吴佩珍因中风需要钟点工照顾,朱凤祥知道了这个情况,就请来了为侨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们就忙开了,找人的找人,找康复资料的找资料,一天后有经验的钟点工就上门了。现在,吴妈妈又恢复了健康,能自己照顾自己了,她女儿从美国回来时,高兴得夸大陆好。 正是在朱凤祥的关心和带动下,街道的党政领导都非常重视侨务工作,使侨务工作经费落实,责任到人,网络健全,服务到家,并把侨务工作融入街道方方面面的工作之中,在社区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侨与工作的良好工作环境,进一步推进街道侨务工作的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