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慰——社区侨胞、侨眷的贴心人
林慰是杭州市江干区侨务工作专职干部。自部队转业到江干区从事侨务工作已10年有余。长期以来,她满怀责任感和使命感,踏踏实实在基层努力宣传和实践党的侨务工作方针政策,认真贯彻执行各级侨办的指示精神,紧密结合江干区基层街道、镇和社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动脑筋,克服困难,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热情为广大侨胞和侨眷服务,努力做他们的知心人、知情人和服务员,深受侨胞、侨眷的尊重和信赖。 林慰走上侨务工作岗位后,认真学习邓小平侨务工作理论,学习侨务工作基本知识,学习各项侨务方针政策,一门心思扑在社区侨务工作上,把党的政策阳光洒到侨胞、侨眷家家户户,把他们的热血、热情和愿望都激发出来,并凝聚到爱祖国爱家乡,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宏伟目标上来。她通过报纸、有线电视、动态、会议等广泛宣传社区侨务工作的重要意义,争取领导重视,基层支持,同时,她从五个方面强化社区侨务工作。 一是建立好社区侨务工作的网络。在各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使全区各社区先后建立了以总支书记等组成的社区侨务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组建了以党总支组织委员与统战人士代表参加的社区侨务工作联络组,还建立了议事协商委员会,邀请归侨、侨眷代表参加,直接参于社区发展、社区重大问题的议事决策,使社区侨务工作上下形成网络,做到有领导、有组织、有序的开展。 二是及时建立社区侨务工作规章制度。做到年度有计划,月月有活动,年终有考核。 三是开展社区干部侨务知识培训。通过侨务知识的讲座和走出去参观学习等形式,提高了社区干部对侨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学会做好侨务工作的本领。 四是指导社区认真开展侨情调查。与社区干部一起深入侨眷家中,详细了解,摸清基本情况,做到了台帐明晰完整,一事一记,并附有影集等资料。 五是学习宣传《保护法》,把为侨服务列入社区为民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1996年4月采荷街道洁莲社区率先在杭州市成立了首家“三胞亲属社区服务站”,使之成为学习、宣传、联谊和服务于侨眷的基地。林慰在社区经常组织开展学习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结合港澳回归等契机,多次多形式地进行侨务知识有奖竞赛活动,较好地宣传普及了党的侨务工作方针和侨务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自觉依法护侨、为侨服务的意识,争取了各级领导对社区侨务工作重视,提高了侨务工作在人们心目中地位。并通过与区民政局协商,专门下文把归侨、侨眷作为社区优抚对象之一,实行低偿和无偿服务,并把此项工作列入社区服务工作的年终考评,使工作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在采荷街道洁莲社区侨务工作试点的基础上,又将此项工作在全区各社区普遍推广。通过采取有网络、定制度、建台帐、抓学习、进行优抚等措施,开创了江干区社区侨务工作的良好局面。社区干部、群众对归侨、侨眷更了解、更关心。归侨、侨眷沐浴在祖国大家庭温暖中,更深切地感谢党和人民政府的侨务政策好。 在开展社区侨务工作中,林慰还注重发挥侨界人士特长,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两个文明建设,为社区服务做贡献。侨眷刘道森,在为创建绿色社区“知识竞赛”中,踊跃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被评为二等奖;侨眷陆静,五月底刚从澳大利亚探亲回来,就积极参加社区“七一”文艺演出的排练。她不顾天气炎热,克服家中孙女腿骨折需要照顾的困难,既当指导,又当演员,为社区文艺演出赶排了三个节目;在建立社区扶贫帮困基金时,广大侨眷又纷纷解囊献爱心。许多侨眷热心参加社区公益劳动,参加义务献血,主动参加救灾捐款等,充分表达了他们的爱国爱乡激情。 由于林慰一心为侨,把社区侨务工作做好做实,广大侨胞侨眷都深为感动。旅意侨胞洪毅先生满怀激情写诗赞道:“江干腾飞港乐章,统战功业自辉煌,三胞期盼国强盛,四海同心民富强”并精心装裱好,送给区侨办。旅德华侨胡志细先生,看到亲属在国内备受关照,为表达感激之情,特意捐款数万元,将社区一条200多米的黄沙路修成水泥路面。 江干区侨胞、侨眷500多户2000多人,分布在万个国家和地区。林慰接手做侨务工作后,为了做好一人一事工作,她经常上门走家串户,与侨眷拉家常,交朋友,做到知人知情知心。尤其是在落实侨房政策中,当时有许多侨胞代管房、私房受到挤占、冲击,她根据每家每户实际情况,分门别类一一与街道、房管等部门联系,根据党的政策,据理力争,主动、热情、大胆地帮侨胞讲公道话,全区多户侨房基本落实,不但温暖了侨心,更争取了民心,圆满地完成了落实侨房政策,做到不拖泥带水,不留尾巴。 人们常说:“侨办侨办,实在难办”。然而林慰却凭着一股韧劲和热情,坚持迎难而上,主动做好社区侨务工作。例如:侨眷刘墨芳一家人,过去因为“左”的路线影响,被迫下放到农村劳动,失去工作后的他年老体弱后,从农村返回城里,全家五口因在乡下分不到承包地也被迫返城。林慰知情后,主动到区商业局、公安局、民政局、劳动局等单位走访、联系,虽然一度推来推去但经林慰与多方协调,终于比较圆满的解决了房产问题,并妥善安排3个子女工作。类似这样老太难的问题,林慰总是千方百计一一做好,侨眷们对此深为感激,赞扬她是始终把侨眷利益放在心上。 为了照顾好年老多病的归侨、侨眷,林慰把一些老人情况细心地记在本子上,时常电话联系,问寒问暖。80多岁的李鉴章老先生,因为。心脏病多次住院,子女亲人都在海外,顾虑出院后身边无人照顾,林慰就在他住院治疗好转后,帮助挑选了几家敬老院,根据本人意愿,联系了市内最好的一家敬老院入住安度晚年。一位侨眷长期低烧,多次住院找不到病因,两老十分着急,林慰得知情况后,专程邀请了一位农工民主党主任医师亲自上门诊治,使病情逐渐痊愈。景芳社区有一位89位的归侨肖景芳老太太,一提到林慰,时常把她比作自己的女儿。这些年来,林慰常带领街道杜区干部到肖家走访,肖老太太对林慰信赖无比,无话不谈,肖老太太特别赞赏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为港澳双归欢欣鼓舞。肖家五代世居海外,深感祖国强大,海外游子才有强大的靠山,所以肖老太太时常通过写信、打电话,热情介绍家乡改革开放巨变,许多亲人纷纷回来观光。为了照顾好肖老太太,林慰时常请一些医务人员,到肖家义诊,有一次肖老太太心脏病复发,病卧在床,恰遇林慰带着九三学社一些专家去各社区为归侨义诊看病,医生们就在床边为肖老太太做了心电图检查,并嘱按时服药。事后,肖老太太逢人就夸林慰是热心人、贴心人。有一位侨眷为落实房产要查找一位多年不联系的亲人下落,林慰知道情况后就多方托人查找,发函,以大海捞针精神,终于跨省找到了下落,使侨眷困难迎刃而解。 由于林慰在社区侨务工作中做到了一心,即一片爱心为侨服务;二熟,即熟悉业务、熟悉情况;三勤,即脑勤、脚勤、嘴勤,全力以赴为落实“三个代表”和为侨服务精神,在侨务工作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长期热情为广大侨胞和侨眷服务,努力做他们的知心人、知情人和贴心人,为保侨界一方平安做出了显著成绩,受到领导和群众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