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侨界

 

王德英

    
    王德英是厦门市湖里区徐厝社区居委会一名普通的基层侨务小组长,也是湖里区及湖里街道侨联委员,她热爱侨务事业,一心扑在侨务工作上,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工作勤奋、扎实,乐于奉献,无怨无悔,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徐厝社区居委会总户数为97户(不包括辖区内的工厂、企事业单位),其中归侨、侨眷43户,侨属12户,共55户,占56.7%,是湖里区著名侨乡。
    
    从1995年社区居委会侨务小组成立至今,王德英就一直担任侨务小组长,她一心扑在侨务事业上,对侨务工作有着烈火般的热情。她主动争取社区居委会领导的支持,积极依托、借助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社区侨务工作,坚持每季度组织社区归侨、侨眷开展活动,使侨务小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每次活动都得到广泛参与,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归侨、侨眷的桥梁和纽带。
    
    侨务小组制度健全、完善,做到年年都有计划、有总结。她围绕“服务”、“奉献”为主题开展社区侨务工作,形式活泼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例如,组织参观华侨博物馆、集美陈嘉庚陵墓、登云顶岩、眺望金门等,激发了广大归侨、侨眷的爱国热情和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的共识。她根据每年的学习内容组织别开生面的智力竞赛,促进了大家参与侨务活动的兴趣,也提高了归侨、侨眷自身素质。侨务小组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成了归侨、侨眷心中的“家”。
    
    她关心归侨、侨眷的生活疾苦,视归侨、侨眷为亲人,扎扎实实为侨办好事、办实事。哪个归侨、侨眷伤病住院,她都亲自探望关心,自己掏钱买慰问品、送慰问金,更送上侨务干部一颗热情温暖的心。她待人热情、和蔼可亲,归侨、侨眷遇到什么家事、难题,都乐意找她诉说、解决。她总是耐心地进行劝解和帮助协调解决,大家都感慨地说:“王老师(她当了近二十年的民办教师,邻里乡亲都习惯地这么尊称她)真是我们归侨、侨眷的贴心人!”
    
    王德英无论干什么工作,都是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和感召力,湖里区兴建侨联大厦,她带头把一个月的工资600元全部捐献,使得全场沸腾,不到半个小时到会的30多人100%捐献;共捐人民币6000多元,连七、八十岁的老阿婆也把自己的零花钱捐献出来;充分体现了归侨、侨眷为兴建侨联大厦添砖加瓦的一片深情。
    
    王德英不但对侨务工作热情苦干,而且身兼数职,样样工作都搞得十分出色,她连选连任居委会老年人协会会长,被湖里区老龄委授予“老龄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她当选为党支部委员,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她对党忠诚,无怨无悔,服从组织工作需要的调动,一次次失去了转为公职人员和公办教师的机会,终身干了47年的“临时工”。
    
    她认真开展海内外联谊交友活动,积极争取侨心。哪家有海外亲人回来探亲,她都要配合居委会领导亲临拜访,问寒问暖,热情服务。菲律宾华侨黄清商先生曾多次回乡探亲,她偕同居委会主任多次主动与他座谈,为他解决了房屋拆迁赔偿问题,使之深受感动。
    
    当黄先生得知湖里区正在兴建侨联大厦时,热情主动捐献11万元人民币,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感情。
    
    全国政协常委,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紫荆勋章的徐四民老先生是徐厝人,也是王德英丈夫的堂兄,徐老先生的祖业房屋因旧村改造被拆迁,她协同居委会为其赔偿事宜做了大量工作,过年过节还以居委会和堂亲名义给徐老写慰问信、送贺年卡,以示家乡亲人的关怀之情。
    
    为了筑起友谊的桥梁,让第三和第四代华侨、华人能长久地与祖国亲人联系,王德英利用赴菲律宾探亲的机会,不失时机地宣传祖国的华侨政策和祖国大陆的巨大变化,动员在菲的亲人回国探亲旅游,终于促成了其哥的长子、长媳、女儿、女婿以及夫妹等亲人相继回国,菲律宾之行,她把夫家娘家侨居菲律宾的80多位亲人的亲情线逐条地牵接起来。
    
    王德英就是这样凭着对侨务工作一颗火热的心,在普通的岗位上认真开展社区侨务工作,自觉地、不失时机地温暖侨心,争取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