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潮阳区文光街道侨联为侨服务结硕果
2004年8月30日
华声报讯:汕头市潮阳区文光街道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间,引导众多海外侨胞捐资建学校、医院、公园等公益事业,金额累计达8700多万元。 其中,香港知名实业家林百欣先生伉俪捐资3300多万元兴建了林百欣中学、林余宝珠学校及体育馆,旅泰实业家姚宗侠捐资1800多万元兴建了姚宗侠学校和公园,香港实业家陈彦灿先生捐资800多万元兴建了平和东学校。还有不少侨胞办水改、办幼儿园等,有力地促进了街道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在引资工作中,文光街道侨联做了大量的工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侨联主席苏瑞标被评为第七次全国侨代会归侨侨眷先进个人、广东省第八次侨代会侨联系统先进个人。 文光街道是汕头市的重点侨乡,总人口15万,归侨侨眷就有8万多人,联系着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6万多人,这些旅外人士中有6位荣获“汕头市荣誉市民”称号。 文光街道侨联成立于1996年,在街道党委的重视下,街道所属10个居委会也成立了侨联小组,他们全面摸清了辖区内的侨情,熟悉了侨情统计数据,建立了侨情资料档案,做到了人员熟、情况明。并定期组织辖区内侨胞、港澳同胞及归侨侨眷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与海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潮阳同乡会也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目前,文光街道侨联工作已形成“上下联动、内外协调”的网络,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文光街道侨联成立后,首先把贯彻落实《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作为首要任务,依法开展爱侨护侨工作。通过调查研究,侨联摸清了辖区内侨房情况,做了大量的落实腾退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对腾退的顽固户采取强制搬迁,对特困户采取特殊补助。香港实业家陈鸿琛先生,在辖区内有侨房400多平方米,长期被某厂占用,经市领导和街道侨联多次协商,妥善解决了互利问题,终把侨房归还陈先生。经过几年的努力,全街道应落实侨房197户中已落实腾退了112户,归还面积6000多平方米,占应落实面积的87%。 文光街道侨联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以侨为本,切实为侨办好事、实事,充分调动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热爱家乡、参与家乡建设的积极性。街道侨联平时对辖区内60多户重点侨户经常走访,问寒问暖,了解他们及海外亲属的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做好暖侨心的工作。美国华侨林文正先生离家40多年,1998年回乡探亲,家乡面貌大变,亲人不知去向。街道侨联凭着一点线索千方百计帮助寻找,终使林先生与亲人团聚。南辉有限公司等侨资企业反映工业区附近一个垃圾站影响了厂区环境,街道侨联了解情况后,立即向街道党政反映,引起高度重视,与环卫部门协调改用流动板车及时清运的办法予以解决,受到企业的高度赞扬。今年,南辉有限公司再扩大了两条生产线,增加投资900多万元。街道侨联正是依靠真心为侨资企业服务,使企业既引得来,又留得住,所创造的产值已占街道工业总产值的35%。 几年来,文光街道侨联还积极发挥侨联民间交往优势,采取多种形式扩大海外联络联谊,热情接待来访的海外侨胞。一是编写好海外重点侨胞通讯录,方便了解和联络;二是加强与经济实力雄厚、知名度高、有一定影响、有爱国爱乡热情的重点侨胞的联络。三是利用侨属赴外探亲旅游、洽谈业务等机会,与海外乡亲沟通乡情,传递信息,扩大联系面;四是每逢新春佳节,主动向重点侨属拜年,给海外乡亲寄送贺年卡,表达良好祝愿,并对归侨侨眷困难户进行慰问救济;五是在接待海外侨胞时,热情周到,及时帮助解决住宿、交通等问题,赢得侨胞的信任与好评;六是接待重点侨胞或海外侨团后,及时制成光盘回送,使对方十分感动;七是编写出版反映海外侨胞造福桑梓事迹的书籍,大力宣传报道侨胞爱国爱乡的义举,增强捐资者的荣誉感,加深其对家乡的深厚情谊。(汕头市侨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