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



甘肃玉门发现失传的晋代法律

2003年1月27日

    
    2002年9月,甘肃省玉门市花海乡毕家滩葬墓群中棺板上发现了数万文字,经专家初步判定为晋代法律。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国晋代法律史研究的空白。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在对毕家滩葬墓遗址进行的抢救性发掘中,在1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发掘了53座葬墓,经初步研究,属于公元360~400年间的西凉和北凉时期。与以往河西发掘的这个时期带有茔圈和风土的葬墓不同的是,这些墓是土坑墓。其中,在一块由三四片木板钉在一起的棺板上,发现写有5万余字,是正规、漂亮的写经体,从已释读的5000余字,初步判定是晋律,主要有三种法律:诸侯律、捕亡律、系讯律。据《晋书》记载,公元268年颁布了晋律,但有关晋律的全文早已遗失。此次发现的晋律不仅有正文,而且有注释。它比晋律颁布的时间晚了120多年,当时正是中原地区五代十六国的战乱时期,晋律早已废止。此次发现说明,当时河西地区还在继续使用晋律。
    
    此外,此次考古还发现了9块完整的衣务疏,对随葬品和埋葬时间进行了详细的记载。这些对研究西晋十六国时期的文化交流、法律制度、民族变迁都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