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



敦煌发现中国最早的邮局

2003年1月27日

    
    2002年4月,甘肃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被专家考证认定是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汉代邮驿机构,也是考古发现中的第一个相当于邮政局的遗址,由此出土的一封帛书也成为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个人书信文物。
    
    甘肃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与安西县之间的交界处,由坞院、马厩、房屋及其附属建筑构成,1987年被发现,1990年10月至1992年12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全面清理和发掘,弄清了遗址的建筑布局和结构以及遗址的性质与作用,并获得了以简帛文书为主的大量文物,其中有简牍、帛书、纸片、墙壁题记等。1993年,专家开始进行遗址整理工作,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目前已完成简牍文书的记录、文字考释、照片拍摄等工作。
    
    悬泉置遗址出土的2300余枚工悬泉汉简,主要包括了邮置、邮书、信札等,其中有大量以“悬泉置”为名的文件,此中相当一部分被称作“悬泉置以亭行”,有悬泉置吏马驰行和各种使用传车、传马以及接待过往各种人物的记录,这些记录都与文献相印证,由此可认定,悬泉置是建立在中国河西走廊要道上的一处集传递邮件、传达命令、接待宾客为一体的综合结构。专家介绍,在以往的考古发现中,还没有出现过类似的遗址,所以专家们认为悬泉置应为中国最早的邮驿机构。
    
    此外,专家们还在悬泉置遗址中发现了一封长18厘米、宽8厘米的个人信笺。信中除问候祝福语外,写有诉说边塞辛苦的内容和请友人从内地代为买物寄到敦煌的日常小事。经考证认定,这封帛书信笺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个人书信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