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委员万钢:带着一份浓浓的爱国情参政议政
采访全国政协委员万钢可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之前就有不少媒体同仁这样告诉我们。身兼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汽车学院院长、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带头人,一个接一个的国际会议,一轮接一轮的科技研讨,还有大量行政工作,他的时间肯定够紧缺的。 出乎记者的意料,当万钢得知我们是人民政协报的记者,想在全国“两会”前夕找他聊聊时,他爽快的答应了。不过,采访时间竟然定在晚上十点半以后! 政协委员都是能人、忙人!可是忙成这样,却还是让记者感到有点意外。于是,和万委员的对话就从“忙”开始了。“您有这么多行政职务和科研活动,又是怎样安排时间以一个政协委员的身份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呢?”想来这不仅是记者的疑问,应该也是读者感兴趣的一点。 “作为一个‘海归派’能够为国家尽一份绵薄之力,我忙得很快乐;作为一个政协委员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我忙得很光荣。”万钢在德国获得博士工程师学位后,进入了德国奥迪汽车公司工作,并担任德国奥迪汽车公司总规划部高级经理。1998年被推举为德国汽车业界十大精英之一。就是这样一位在国际汽车业界的风云人物,他于2000年毅然回到祖国,并向科技部提出了“把发展轿车洁净新能源作为中国汽车工业跳跃发展的起跑线”的战略性建议。之后,科技部委托万钢作为规划组组长主持我国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的规划。 从事科研攻关和担任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等行政职务的同时,在政协的舞台上,万钢希望演绎出一份独特的精彩。“自从成为一名政协委员后,每到国外,更会想起与自己国家各方面的对比,比出中国的发展进步来心中自然流淌着自豪,比出国内一些尚有待改进的弱项,就觉得有一种必须写下来、必须说出来的责任”,万委员告诉记者“哪怕是在飞机上,只要对问题有一些启发性的思路,当即就会记下来。回到国内以后,在参见各级领导和参加各种会议时,就能直接以‘口头提案’的方式面对面地向有关部门传递。”关于如何在发展之中保护环境是万钢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为此他作了研究,发表了不少意见建议。他说,关注环保,这是我作为一个工业专家的思考,也是一个政协委员的应尽之责! 3月初,在参加完一个国际汽车业界的学术研讨会后,万钢马上要回国赴北京参加全国“两会”,“对于我这个参加全国政协仅一年的新委员来说,能有一个向众多委员学习的机会,我是无论如何不能错过的。”在万钢委员的一席谈话中,一个“海归派”政协委员的形象得到了鲜明的呈现,那就是——带着一份浓浓的爱国情参政议政。(王燕) 注:原题为《带着一份浓浓的爱国情参政议政———全国政协委员万钢的赤子心、政协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