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记者会:5位委员谈“非公有制经济”
华声报讯(记者 张勇):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3月9日上午举行第二场记者招待会,5位全国政协委员就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这5位政协委员是: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名誉副主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刘家琛,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副市长孙安民,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杨崇春,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河北省工商联副会长王玉锁。 厉以宁委员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从国民经济总体来看,“我们必须知道我们有几个毫不动摇的原则”。第一个是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第二个是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他表示,如果从非公有制经济对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影响来讲,应该从三个角度来看,从总体上对公有经济是有利的。一是,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公有制领域以后,竞争加剧了,迫使公有制经济产生了紧迫感,必须要依靠技术创新,依靠改革才能提高自己的效率,这种长远发展对公有制经济是有利的;二是国有企业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必须要通过国有资产的重组,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国有资产的重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国有资产重组取得了成绩,公有经济不也就壮大了吗?三是,公有制的形式是正在多样化,股份制是今后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所以民间资本的介入实际上意味着这种混合经济的形式正在发展,这也是公有制的新形式,所以总体来说,非公有经济发展可以进一步促进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委员们还就当前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难点、热点问题,以及如何引导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