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



全国人大归侨代表听会谈感受

2004年3月11日

  
    本报记者 宋茜
    
    “听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听取致公党与中国侨联政协委员联组讨论后所做的重要讲话和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新时期侨务工作的重要指示,我们倍感振奋,我们一定要把党中央的精神带回去,用实际行动来贯彻党中央对侨胞的重视和关怀。”日前,在北京华侨大厦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归侨代表座谈会上,人大归侨代表们纷纷这样表示。
    
    在3月10日上午举行的座谈会上,全国人大华侨委、中国侨联的主要领导及37位人大归侨代表参加了座谈。会上,10位人大归侨代表分别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就华侨农场问题、华文教育问题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此外,代表们还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为作好侨务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意见。
    
    国内的华侨农场问题及弱势老归侨的生活问题仍然是本次座谈会上代表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来自广西的归侨代表李汉金说:“全国共有84个华侨农场,其中22个在广西。怎样依法有效保护华侨农场的土地、如何解决华侨农场职工的社会保险等都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政府要继续关注华侨农林场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他还建议中央有关部门把华侨农场的发展问题纳入十一·五规划,在资金、政策方面给予支持。
    
    天津归侨代表何月英认为:“在关注华侨农场贫困归侨的同时,也要关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的老归侨,特别是是关注工业基地的老归侨们的生活问题。”
    
    海外的华文教育问题是联系海外华侨华人的一个重要纽带,在本次座谈会上它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全国人大华侨委委员、海南归侨代表周松说:“侨务部门要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学习文化是把根留住最重要的方式,华文教育是凝聚侨心、发挥侨力,特别是把新一代华侨的根留住的重要举措。”
    
    在座谈会上,许多归侨代表还从细节着手,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为如何作好侨务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上海归侨代表邬露露说:“上海城区改造,一部分老归侨需要动迁,在动迁的过程中希望能出台一些对他们倾斜的政策。”
    
    江苏归侨代表郁美兰说:“应尽快对新归侨侨眷的身份进行认证,为下一届人大归侨代表的选举做准备。”
    
    座谈会后,代表们纷纷表示,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交流经验的机会,他们将行使好侨界人民代表的光荣职责,为海外侨胞和国内归侨侨眷作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