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



构建和谐社会:侨务工作任重而道远

2005年3月7日


    华声报讯(记者 谢萍)“和谐社会”是今年两会的重要关键词之一,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2005年工作任务时指出,要积极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建设和谐社会,其中言及要“进一步做好侨务工作”。
    
    构建和谐社会:侨务工作大有作为
    
    温家宝总理说,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这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就包括了广大的侨务工作对象,即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
    
    今年的2月2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见全国侨务工作会议与会代表时强调指出,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侨务工作承担着凝聚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力量的重要任务,把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积极性培育好、保护好、发展好,对于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胡锦涛主席关于新形势下侨务工作“大有作为”的论断令人鼓舞,总理报告亦显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侨务工作大有作为。
    
    “构建和谐社会要调动侨界的积极性,激发侨界的活力,为社会发展创造丰富的物质基础;要维护侨益,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营造公平发展的环境;要弘扬民族精神,形成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所谓政通人和、家和万事兴,这既是中国人处世的原则,也是构建和谐氛围的重要因素;要协调矛盾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保侨界一方平安,方能凝聚侨力促发展。”中国侨联副主席林明江认为侨及侨务工作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非常重要。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公布实施,这个牵涉到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和国内数千万归侨侨眷切身权益的法规的施行,一方面标志着中国侨务法制建设不断成熟和日臻完善,另一方面也为构建侨界社会的和谐局面创造了条件,在新的一年里,中国侨务部门在依法维护侨益,调动侨界积极性方面将会进一步深入。
    
    构建和谐社会:人的素质是关键
    
    任何政策落到实处都要依靠人的力量,在开展侨务工作的过程中,无论是侨务工作者,还是侨务工作对象,都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否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侨的力量就成为一纸空谈。中国侨联副主席林淑娘谈起了她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中侨务工作作用的理解。
    
    “要构建和谐社会,就侨务工作而言,我认为重要的是对归侨侨眷进行道德教育、形势教育。既然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归侨侨眷自然也责无旁贷。我们侨务工作者必须教育好归侨侨眷,提高其适应新的形势的能力,从而能面对新的时代任务发挥新的作用。归侨侨眷分布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职业,层次也有高低,然而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面对相同的国家政策和形势,只有与之相适应,应其要求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成为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真正发挥作用的一份子。”
    
    林淑娘说,侨务工作者的素质如何决定了侨务工作的水平和成效,学习和提高是新形势对每一位侨务工作者的要求。必须善于面对新情况,调整思路,改进方法,面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策略。化解矛盾,团结力量,和谐的氛围才能由此产生。
    
    构建和谐社会:消除不和谐因素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侨界目前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侨联政协委员们有着清醒的认识。
    
    大家讨论最为热烈的就是华侨农场问题,其中涉及社会保障、华侨危房、负债严重、生活贫困以及土地问题等等。中国侨联副主席林明江,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副主任、中国侨联原副主席唐闻生,中国侨联顾问、原副主席黄军军等对华侨农场现状尤为关注,呼吁政府继续并加大对华侨农场的关注力度,努力消除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
    
    “‘十一五’计划一定要把华侨农场等有关问题考虑进去”,唐闻生委员发出疾呼。
    
    此外城市困难侨界生活问题、侨胞投资中国中重引进、轻管理问题、华侨房屋拆迁补偿不当问题等等,都进入了侨联委员的视野。
    
    “不能开会讨论一下就完了,必须采取行动,形成具体的计划,而且‘五侨’要联合起来,解决棘手问题。”虽然侨务工作面临的问题还很多,任重而道远,但可喜的是,侨务工作者们不仅坐而论,且欲起而行,唯有如此,侨界和谐社会的前景方可期待。

相关文章
  · 政协会议列席侨胞拥护胡锦涛对台讲话
  · 华侨华人对胡锦涛就两岸关系讲话反响强烈
  · 襄盛举论国是 28名华侨代表列席政协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