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



贾康:积极财政政策没有挤出效应

2002年4月4日

    
    从现在有关方面公布的数据看,前四个年头积极财政政策对GDP的贡献率,1998年是1.5个百分点,1999年是2个百分点的贡献率。2000年是1.7个百分点的贡献率,2001年是1.8个百分点。
    
    我想先简要地说几点,是关于存不存在挤出效应的问题,这也是比较严肃的问题。
    
    第一,增发国债对利率的影响,总体来看,名义利率的市场化还没有实行,这个名义利率的升降和积极财政政策还没有明显的关系,实际利率的上升主要因为物价的下降,中央银行出于种种考虑,变动物价调整的民营政策。实际上积极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物价水平的下降。
    
    第二,增发国债对于接待资金量的现象,从现在来看,没有和民间竞争资金,我们商业银行存贷的差额超过70%。资金过剩主要的原因是风险意识增强,企业投资收益比较低,预期不好。我们通过国债的形式,把银行掌握的资金,拿出来用于政府投资项目,是一种把储蓄转化为投资的相对便捷的方式。
    
    第三,积极财政政策对民间消费的影响,政府购买和居民消费的关系,某些财政支出,比如招待费,他是私人消费的替代品,公共设施是私人消费的互补品,还有既是公共设施的替代品也是互补品,有关方面做了模型分析认为,我们的消费模型和政府购买是总体互补的关系。(作者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