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



韩俊:调整经济分配关系真正提高农民收入

2002年4月4日

    
    三农问题,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农民的收入问题,从1997年到2000年,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四年下降,1996年的增长速度是9%,1997年降到4.8%,1998年是4.3%,1999年降到3.8%,2000年只有2.1%,在过去20年,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四年下降,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另外,从1998年以后,农民务农的收入连续三年绝对减少。1998年农民务农的收入减了2.3%,1999年减少了4.5%,2000年又减了2.5%,这些数据可能很枯燥,但是这些数据的背后,关系到九亿人的收入状况和生活状况。
    
    去年农民的收入增加了4.2%,特别是农民务农的收入增加了3.8%。这种变化,是一种恢复性的变化。这种收入增长的基础仍然是不牢固的。特别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性的、长期性的因素,没有任何的变化。所以说,从中长期来看,农民收入增长的形势并不乐观。农村的消费需求在1997年以后,是停止甚至是萎缩的。
    
    这几年农民收入下降,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直接的原因,就是农产品价格低迷,从1997年到现在大宗农产品的价格持续低迷,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去年有增长,就是粮食主产区,玉米的价格有比较大的反弹。但是今后,要靠价格的增长拉动农民增收可以说潜力越来越小,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产品,土地密集型的产品价格,已经比国际市场要高了。现在大家都谈贸易自由化,发达国家也在跟发展中国家谈,开放市场,贸易自由化,而恰恰是发达国家对农业的补贴非常的高,整个OECD国家,农业补贴高达3000亿美元,美国去年的农民现金收入是584亿美元,其中来自政府的补贴达到250亿美元,美国种玉米的农民,一年能拿到3万美元的补贴,种小麦的拿的更高了,我们一个种玉米的农民人均收入只有300美元,比美国农民差100倍。发达国家大量地补贴农民,农民的务农积极性比较高,就造成了世界农产品市场的供过于求,农产品的价格持续下跌,欧盟、美国,这些农产品出口国,就逼迫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从过去十几年来看,整个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价格持续下跌,而且今后也不会有很大的反弹。
    
    制约农民增收的根本性因素,是农民的负担。大家知道,我们城里人800块钱要交所得税。对农民来讲,你的收入无论有多低,哪怕你没有收入,你都要交多种税多种费,我们国家农民的负担是按一个村平均收入来收的,你这个村无论一户挣多少钱,人均所交的税费都一样,所以从数据上来看,各个省都说没有超过中央提出的控制线,三提五统不能超过上年增收的5%,但是具体到每个农户,负担差距极大,有的农户各种税费可能占他收入的百分之二三,有的农户可能高达50%-70%。所以农民的负担问题,从平均数据来看,具体到粮食主产区,具体到低收入的农户应当说相当沉重。我们估计在粮食主产区,可能农民的纯收入当中,1/3用来交税费。
    
    农民的负担为什么这么重?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这么庞大的一个县乡政府机构财政来源主要靠农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主要靠农民交各种各样的税费,我们调查了很多乡镇,中西部地区,百分之七八十,政府实际财政支出来自农业税收,来自农民交纳的各种费,各种集资摊派。
    
    我们研究农村的很多专家学者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靠农业内部,农村内部做文章,但真正提高农民收入,就要靠调整农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分配关系,要靠我们改变一些特别宏观政策,金融政策,要靠宏观政策的调整,真正改变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现象,要不然农民收入今后几年还将处于低迷。(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