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中美之间桥梁发挥更大交流作用

    
    美国美中工商协会会长 孙文铁
    
    今年6月23日,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关于留学生派遣工作重要讲话发表25周年纪念日。25年前的神州大地百业待兴,正处在中国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动乱,需要拨乱反正和推动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主的关键历史时刻。邓小平从推动新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高度出发,以战略家的气魄和伟人的胸怀,敏锐地提出要千方百计,让成千上万的派出留学生,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科学知识和社会管理经验,这引起了举世瞩目,也为国内的青年学子指明了一条出国学习,报国回馈的道路。邓小平在讲话中还指出:“要订好计划,千方百计做好计划,路子要越走越宽”。从1978年到现在,25年,1/4世纪的时间,瞬间而过。我们从中国来到美国读书,创业回报故土的实践表明:邓小平在中国发展的关键历史时刻做出的英明决定,是使中国走向富强,人民走向富裕,国家走向统一,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必经之路,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我们25年走过的道路也说明:这是一条广大留美学生,学者创业成功后,回馈故土的最佳途径。由这批人士组成的美中工商协会,在扩大与中国的经济、文化、贸易和科技等交流方面,起到了国内人士起不到的作用,成为美国南加州地区最活跃的新侨社团,引起美国主流人士的注目,凸显出美中工商协会在各方面的影响力。
    
    成立于1996年的美中工商协会,由来自中国大陆的新侨组成。在校园里,他们学有所成;在商海中,他们纵横驰骋,成为各种行业和各种专业领域的佼佼者。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士,是在邓小平有关千方百计扩大留学人员的指示下,在中国经过考核来到美国求学的,并先后获得美国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有些是经过各种途径来到美国经商的成功者。他们在美国,都经历了“求生存”然后“谋发展”的磨难,因此在他们身上,都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是其他人无法具备的。一是这是一批受过良好教育,素质较高的各行各业精英人才,在中国和在美国的曲折经历,培养了他们百折不挠的韧性和不轻易放弃的特点,其实,这也是他们在美国事业成功最基本的原因;其二是他们对中国国情和美国国情都十分了解,对双方的价值观和社会传统都有一定的认同,这是他们在中美友好交往中日益发挥影响力的一个主要原因;其三是他们的参与感和使命感。他们在美国创业成功之后,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千方百计地扩大他们的生意,由美国到中国,又由中国到全球;在经济实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强烈的使命感,又使他们参与美国政治,表现在为华裔和其他族裔的政治人物参选募款,支持社区人士参政。在美国重大的政治事件发生时,发出他们的声音。譬如前几年,在美国每年一次的中国最惠国待遇的问题上,美中工商协会都及时向美国国会发出信函,表明立场,从而使美中工商协会地位不断提升,影响主流社会。在与中国交往方面,他们成为中美双方交流的最好桥梁,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此。
    
    美中工商协会之所以能在美国南加州侨界越来越有影响力,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个协会会员的经济实力。美中工商协会会员的整体营业额度和发展速度,已经受到美中双方经贸界人士的高度重视。有些会员的企业规模,已经雄居全美前列。他们除了在美国发展之外,还在中国兴办了数家合资或独资企业,每年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贸易总额已经高达数亿美元,同时,也为中国国内提供了数十万个就业机会。这是因为会员们爱中国,会员们都认为,中国是他们的父母之邦,是那块土地上的人民,养育和抚养了他们长大成人;同时,会员们也爱美国,因为美国用宽阔的胸怀接纳了他们,给了每一位会员施展才能的机会和宽广的舞台。
    
    本会荣誉会长张茵女士在美国创办中南有限公司,已经有了11年的历史。这个公司是目前美国最大的纸张回收资源出口商,信誉卓越。这个公司在美国各地有十几家废纸打包工厂。在芝加哥、凤凰城、纽约、加拿大的温哥华、欧洲鹿特丹都有分支机构,并在中国广东省建立了大型的纸业有限公司,成为世界性的纸张回收大王。在各项中美交流中,出钱出力,不落人后,尤其在抗非典的斗争中,捐款助人。
    
    1989年自费来美留学的程远先生,现在是远程集团的总裁,1993年公司成立时,从事计算机零件批发业务。1997年随着业务发展,成立新星电子公司,志在拓展更宽的领域,进行电子自动化产品的研发,在1998年和1999年,分别成立奥古斯多技术公司以及远程影视传播公司,并在北京中关村成立远程新星科技开发公司。由于他在经商成功的同时,积极参与各项侨社活动,因此作为大会主席,在1999年4月筹划南加州各界欢迎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访美盛大仪式,并在欢迎晚宴上致词,代表侨界表达对朱总理的敬佩之意,他也多次代表侨界回国参加各项活动,体现新一代留学人员心系桑梓,奉献故土的风范。
    
    郑世飞先生的事业,现在正如日中天,他开辟的事业王国,又是另外一番天地。他在美洲、欧洲、亚洲都有分支机构,在中国有十几家工厂,仅仅出口到美国的家具生意额,每年就高达2亿多美元。他的产品,已经成功地进入美国15家大型连锁店,如WARL-MART,K-MART,COSCO,HOME-DEPOT,IKEA等都可以看到他们生产的家具,除此之外,他还在研发新产品,开拓新领域,不断地求新,不断地发展。他说,世界自由贸易的经济市场,已经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只有革命性的新产品才真正具有竞争力。他尤其看好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并对中国产品在世界商品市场上的竞争力深具信心。
    
    在美中工商协会中,妇女企业家的成功特别瞩目。美国华美集团总裁王新红原来是江苏省新华日报的记者,在美国获得学位之后,从事海关报关工作,她抓住机会,自己创业,短短的几年,成为美国西海岸仓储、货运、报关业的佼佼者。原来从事歌唱事业的李惠琼女士,在营养食品方面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产品也已经打入美国主流市场,也是一位热心会务的人士。美国奥斯比集团总裁刘娟女士,这个世纪初期才来到美国发展,但她抓对产品,凭借她不懈的努力和拼搏,终于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在竞争激烈的保健品市场中,争得了自己傲滋矽的一席之地。
    
    几年来,美中工商协会越办越好,除了天时地利和协会有一个好的章程之外,协会的民主决策机制,是保持协会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也与历届会长的无私奉献和会员们的关心,积极参与分不开。协会创会会员陈东律师严格按照协会的规章制度办事,并对理事会进行监督,受到会员的称赞,创会会员周芳热心会务,积极出谋划策,关心协会的发展建设,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总之,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和热心参与各项活动,美中工商协会作为中国新一代留学人员,已在美国获得成功,并逐渐在社团中展露头角,成为各种活动中的中坚力量。可以预期,美中工商协会在未来的岁月中,在推动中美友好往来方面,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担当更加重要的角色。时代的发展,中美关系的加强,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未来的计划,前瞻性的考量,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增加参政意识,融入美国主流
    
    目前美中工商协会的成员大部分已经成为美国公民,要在美国有更大的发展,在事业成功,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要参政。横向上与各个商会,侨团联合成立相关募款基金会,支持各级候选人(如市长、市议员、州国会议员等),同时不排除直接参政(即协会推出候选人)的方式,直接代表新移民,竞选学区教委或市议员,从基层开始,发挥影响力。
    
    二、继续回馈社会,不忘故土建设
    
    在回馈社会方面,例如温捷、李惠琼夫妇成立的百傲钙儿童基金会就是一个范例。会员企业用部分利润来支持、协助社区发展各项公益事业,不仅造福社会,也同时扩大了美中工商协会的影响力。同时,借助美中工商协会与中国经贸往来的优势,努力在国内各级政府的支持协助下,进行更高层次,各种方式的商贸活动,目的在于回馈母国,不忘故土。目前,美国一些大中型企业急于把劳动力密集的企业放到国外去,这也正是中国一些地区急于发展的项目,美中工商协会恰好可以起到桥梁作用。在某省、某地区开辟特区,建立美国工业园,进行大规模招商,在这方面,协会会员邓孝成在北京郊区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成效显著,大手笔,大联合,大开发,有中小企业牵头,开发一批作为示范,带动一大片。这是一项非常有希望和发展前景的事业,由美中工商协会架起双方沟通的桥梁,一定能成功。
    
    中国的经济在短短的二十多年中取得的成就是史无前例的,而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和速度更是史无前例的,这无疑也给我们工商协会会员的事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中国的发展,也为我们这些在美国创业成功的人士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中国加入世贸,2008年的奥运会,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喜事连连。在这种大好形势下,我们相信,在全球经济贸易的大循环中,美中工商协会将在更高层次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历史赋予了我们这种使命,让我们在这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贡献我们的才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全球的经济复苏作出我们的奉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侨界 | 华侨华人 | 华文教育 | 财经资讯 | 中国科技 | 中华文化 | 人物聚焦 |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