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华侨华人



美国南加州华裔参政历史(四之一)

2004年3月10日

    
    前言
    
    根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美的亚裔人口约占4%,在加利福尼亚州,亚裔人口则约占11%,如以亚裔人口数与实际参政的亚裔人数相比,亚裔参政的比例确实相当低,但这二三年来,亚裔参政的纪录越来越好,从以往较限定于教育委员或市议员的职务,逐渐转向较高层的州级民选官员;此系列文章将探讨南加州华裔参政的现况、途径、经历,及华人社团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华裔在美国加州的参政历史,从1976年余江月桂当选加州众议员后,较少有杰出表现,直到江俊辉1998年正式当选加州税务委员会委员之后,陆续才有刘璇卿及赵美心等人踏入州级官员等级,正式打破华人近20年限定只在教委或市议员等职务打转的困境。
    
    依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结果,加州人口超过了3300万人,其中亚裔人口超过了369万人,比例约将近11%,亚裔人口中,华裔占了绝大多数,但在2000年前,华裔在州级立法机构的人数则是零。
    
    华裔进军州级机构在近年来的突破,第一个应该算是加州税务委员会委员江俊辉,江俊辉在1996年由当时获选为国会众议员的加州税务委员会委员薛曼指派为税务委员,两年后,江俊辉正式在1998年竞选加州税务委员会第四区委员,并顺利当选,正式成为加州层级最高的华裔民选官员。
    
    在江俊辉进入州级机构后,其它华裔陆续在参政过程中,逐渐往上爬升,以南加州而言,出身自拉肯亚达市议员的刘璇卿首次在2000年参选州众议员,并顺利当选,而在北加州,原本是阿拉米达县政委员的陈焕瑛一起与刘璇卿进入州众议院。
    
    到了2001年5月,在蒙特利公园市议院任职3届的赵美心终于在一次特别选举中,正式成为州众议员,并与刘璇卿、陈焕瑛及另一位日裔众议员乔治长野,首次在加州众议院中组织了“亚太裔党团”,目前该党团还包含在2002年11月当选,原本是旧金山联合学区教委的余胤良。
    
    对于华裔为何在近20年来很难在加州参选公职有突破,LPC公共关系政商公司的梁掌球表示,由中国的传统观念来看,华人要在主流政界里突破一定要靠“天时、地利、人和”,包括州众议员刘璇卿及赵美心都是在天、地、人的配合下才顺利当选。
    
    梁掌球指出,以赵美心而言,她早在1994年就参选过州众议员,但当时的天、地、人都无法配合,等到2001年,整个大环境都对她有利,她才顺利当选;刘璇卿也是一样,她一出来参选,刚好民主党内没有强大对手,因此她一下子就取得初选胜利,接着就赢得大选。
    
    天普市现任市议员汪嵩之则认为,华人在语言上的障碍应该是往政界爬升的一个最大困难,像她不是在美国土生土长,她很难与其它在美国出生长大的人进行有说服力的辩论,因此能够继续往上爬升的华人政治家几乎都是美国出生长大的华裔。
    
    不过近年来华裔在参政上大有斩获已经得到主流社会的注意,汪嵩之表示,在她2002年当选时,南加州另外还有另外6位华人当选公职,引起很大的震撼,包括美国新闻报道等主流媒体都做过报道,当她以后代表市府出去参加会议时,常常就有人会提出该篇报道,进而展现对华人参政的重视。
    
    梁掌球也表示,华人参政在这几年来很有突破,包括一些非以华人居民为主的城市都有华人参选成功,之前包括了丽浪多海滩市的甄荣峰,最近则有克莱蒙市的姚申威等,他认为只要华人具有资格,其它族裔人士还是会支持华裔候选人。(王仁德)
    
    (来源美国《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