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华侨华人



华人参政的新途经(四之三)

2004年3月10日

    
    随着这几年美国南加州华人参政热情的高涨,从地方政府、学区教委、市议员,到州政府、州众议等位置上,都出现了华人的身影。他们或是参加公开的竞选,赢得选民支持当选,或是通过帮助其它候选人竞选,并在成功后也顺利出掌政府职位,为华人参政谱写出越来越多彩的篇章。
    
    像2003年3月4日揭晓的洛杉矶地方选举中,圣盖博地区就有多位华人创造当选市议员的历史。像南帕沙迪那市的刘文辉、天普市的汪嵩之、圣盖博市的梅志坚,都是孤军奋战,并成功当选为各市的第一位华人市议员。他们所付出的艰辛、遭遇的竞争,以及多年来扎实的草根工作,终于使他们如愿以偿。
    
    像汪嵩之2001年第一次参选天普市议员,以微弱票数落败。她在总结经验、弥补缺憾、争取多族裔支持之后,今年卷土重来,并成为该市第一位华人市议员。这期间,她还遭受各种对华裔的攻击、指责,她都以坚定的信念保持到胜选。
    
    而2003年11月4日揭晓的洛杉矶地方选举,8位华人出任各个学区教委与水区理事,而且3位胜选者的年纪都在30岁以下,并都在社区服务多年。像嘉伟学区教委罗亨利,作为加州参议员罗美洛的社区代表,为选区服务多年。而罗兰学区的张培骏,曾作为联邦众议员的助理在华府工作。他们的经验与学识积累,为他们的当选与参政,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除了直接走参选这条路,不少华人还通过其它形式参加。像目前担任商业部少数族裔发展署副署长的董继玲,就是在2000年的总统大选中,帮助布什阵营筹款,并在其成功当选后委以任用,也成为华人进入联邦政府任职的新写照。在2003年3月蒙特利公园市议员选举中,高票落选的黄赵企晨,则通过协助施瓦辛格参选州长,也为华人在州政府争得了荣誉。
    
    黄赵企晨表示,在担任了12年的阿罕布拉学区教委之后,她认为除了在地方为华人选民服务之外,还应该向州、联邦等更高的级别努力,争取为华人赢得更多的权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参选、推荐之外,自荐出任政府职位也成为华人参政的新方式。(尚开智)
    
    (来源美国《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