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华人何时能踏上从政之路?
印尼的全国议会选举已于4月5日拉开帷幕,选举结果至今尚未公布。此次议会的大选无疑成了印尼独立以来最为民主的一次选举,全国各地的合法选民可以毫无顾忌地直接投票选择自己认为信赖的国会议员,最后甚至还可自由地选择国家最高领导人,此举的深远意义在于开创了亚洲这个穆斯林大国民主选举的先河。 民主选举制度的实现,无疑给印尼的华裔创造了梦寐以求的从政机会。在苏哈托独裁专制的32年里,华人甭说从政,就连公民的身份证上都做了特殊的识别标记,军、警、政界几乎看不到华人的身影,印尼华裔简直成了二等公民。 毋庸置疑,民主的大门一旦开启后,就难于再闭上。自瓦希德入主独立宫之后,印尼的民主政治气候大为改善。瓦希德虽然只坐了不足两年的总统宝座,但却在提升华人地位方面做了很大的贡献,如取消华人身份方面的一系列不公平待遇,取消春节禁令,给华文解禁,允许华校复办等具体措施。当地华人开始真正尝到了政治平等的民主气息,组建自己政党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一时间,华人政党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如较为著名的大同党、中华改革党、印尼同化党、协和党等。 虽然华人政党不少,但却难于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究其原因在于,印尼华人的团队精神欠缺。根据笔者的多年观察发现,当地华社缺乏团结协作意识,冒尖的华裔政客也常常互不买账,甚至有互挖墙角的陋习。导致这种尴尬局面的深层因素可能是华人在政治上长期遭受压制的结果,因而,多数华人为求生存谋发展,只能依附于当地权贵势力。而今天的大财阀仍沿袭传统的路径,直接选择现成的、较有影力的政党并注入金钱和感情投资。而近几年来涌现的华裔政客,由于起步晚,名声不大,政治影响力有限,又缺乏大财阀的经济援助,因此,在政坛上难有作为。有些华裔政治明星只好面对现实,投奔于其它政党名下,如近年来现身于印尼政坛的一些华裔国会议员,郭建义和黄松长为民主斗争党籍的国会议员,郭建义甚至还成为华裔首位经济部长;卢尤英为戈尔卡党籍的议员;李宁彪是国民公义党籍议员等。 当然,此次印尼国会议员的选举,对参选政党的资格条件上也提高了门槛,其中包括对参选政党要求在全国建有分支机构的要求。令人遗憾的是,华人社团虽有遍布印尼全国的优势,但却不能相互合作,形成合力。因此,在此次入围的参选政党中,华人政党却无一能过审核关。当然,印尼参选的政党也由上届的48个锐减一半,只有24个政党有资格入围参选。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华人政党虽未能如愿参选,但许多华人政治明星却加入到其它政党参选的行列中。据当地华社传来的消息称,此次国会议员的选举,被选上的华人保守估计可多达25人左右,比上届将增加3倍多。 从这些数据表明,印尼华人已开始踏上从政之路。(黄国鹏) (来源:菲律宾《世界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