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华侨华人



加拿大华人参政有热情欠实力

2004年7月9日

    
    此次加拿大联邦大选有3位华裔成功晋升国会。以国会超过308个席位而言,华人国会议员的比例与华人在加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远不相称。加国两大主要政党的华裔资深人士均表示,目前华人参政的热情空前高涨,但是缺乏真正有实力、有基本政客素质、可以竞争参选的华人候选人。对于有志参政、但又带有语言文化隔阂的移民人士,更需一段长时间的历练。
    
    自由党资深人士时安迪表示,以往一说到华人参政热情不够,即提到华人投票率低,这是一个误区。实际上华人在近两次大选中投票率均高于选民平均水平,在一些华人集中的选区,华人投票率甚至高至八成,参与助选的人士亦相当活跃。因此,从整体上而言,认为华人群体参政意识低的疑虑应该可以解除。
    
    他表示,目前的华人社区从人数上说以移民为主,但真正从这个圈子走出来的华人候选人在参政上受到语言文化等因素的巨大制约。第二代、第三代土生华人跨越了语言文化的障碍,参选取胜的机会增大,但他们往往又与华人社区疏离了。这是一个矛盾。
    
    他说,归根到底,其中最关键之处是华人候选人必须有过硬的素质,包括知名度、公信力、亲合力、对重大国内外问题的了解和见地,以及演讲、沟通、辩论技巧等个人基本素质。各党在大选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赢得议席,不会轻易冒失去一个选区的危险,把一个素质不高、没有竞争力的人放到候选人的位子上。除非是研判某一选区毫无取胜把握,才把你推出来做个陪衬。
    
    资深保守党人士温一山亦指出,此次大选华人候选人不少,但代表两大党出战、真正有获胜希望的人并不多,这说明华人候选人的竞争力尚欠缺。他表示,其实无论是华人还是西人,走上政途都须长年的历练。华人候选人经验素质不够,与他们没有积极投身党务有关。
    
    他建议,有志从政者要从助选义工开始,先熟悉某党政网,然后选择符合自己理念的政党加入。积极参加党的基层活动非常重要,慢慢在选区委员会树立威信,成为负责人,最后争取选区提名,参选公职。然后或许几经失败,最终当选。这是每一个政客的必经之路。
    
    他认为,通过参加党的基层工作,一方面可以积累资历,树立在党内的威信和忠诚度,以进入游戏中心。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党务运作,并历练自己作为一名政客的基本个人素质,如演讲、接受传媒访问、与人沟通能力、亲合力等。这些在争取选区候选人提名时均十分重要。没有这些相关资历的人,在党内初选时就被“涮”掉了。
    
    (来源:美国《星岛日报》 记者脱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