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致辞祝贺

 




在“第二届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
士回国(来华)创业成果报告

高新技术项目洽谈会”开幕式上致辞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由国务院侨办、湖北省政府和武汉市政府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回国(来华)创业成果报告暨高新技术项目洽谈会”今天隆重开幕了。首先,请允许我对本次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对不远万里前来参加这次会议的华侨华人专业人士,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千年伊始,万象更新。新的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随着国际资本、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受国际经济的影响更加广泛和深刻,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推动了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在这种背景下,国际间的人才竞争更加激烈,人才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为了增强国家竞争力,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世界各国提出各种培养和吸引人才的策略。在这场全球性的人才争夺战中,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独特的优势和机遇,因为中国有几千万侨胞在海外,他们拥有的不仅是巨大的资本,还有相当的智力和人才。其中相当部分是改革开放后出国留学、学成后留居当地的新一代华侨华人。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吸引海外人才的工作。早在1977年,邓小平先生就指出:“接受华裔学者回国是我们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具体措施,派人出国留学也是一项具体措施……”;1985年在一次谈话中,他又指出:“人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有几万名留学生在国外,这是财富,要争取他们回来。我们要加强同他们的联系”;1986年他又强调:“要努力争取在国外学习的人回国,并为他们创造较好的工作条件,使他们回国后能发挥专长”。江泽民主席也曾指出:“近20年出去的一大批留学人员,其中许多人学成后取得所在国居留权或加入了所在国国籍。侨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同他们的联系,引导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为中国建设贡献力量。”在中国政府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继续实行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鼓励留学人员回国或以适当的方式为祖国服务”。为鼓励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回国创业或为国服务,近几年,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逐步建立了一套奖励竞争的激励机制,努力创造适合海外专业人士回国创业的大环境;同时,各地政府建立了各类专业人士创业园区,为海外专业人士在国内进行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升平、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国防稳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不久前,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事实进一步说明,古老而充满活力的中华文明日益引起世界人民的向往。目前,中国已迈上了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进军的新征程。随着“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在新世纪波澜壮阔的建设进程中,历史赋予我们神圣的使命,也赋予广大海外侨胞发展自身事业新的历史机遇。把握机遇,创造未来,迎接挑战,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今天与会的代表,无论是已经回国创业的,还是准备来华发展的,都是新一代华侨华人中的佼佼者,你们是敢于创造,勇于尝试的一代新人。希望你们总结经验、再接再励,取得更大的成就!同时,希望通过你们的现身说法,用自己创业的体会、感受和经验,带动和鼓励更多的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来华创业。参加“百名博士西部行’活动的各位代表,通过实地考察,对中国西部地区有了初步的印象和了解。西部广袤的国土、丰富的资源渴望知识和科技,发展相对滞后但却拥有比较优势,充满希望和潜力。希望你们能找准现代科技与西部发展的结合点,把握契机,在参与中国西部开发的伟大事业中发展事业,实现抱负。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朋友创业有成,事业兴旺!

  谢谢大家。

                 
                   2001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