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对东盟进出口额剧增
2004年4月21日
华声报讯:日前从云南省商务厅传来消息,由于云南省牢牢抓住中国沿边开放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信道”作用,全力推进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使得今年以来该省对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均出现了大幅增长的良好势头。据昆明海关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云南对东盟国家的进出口额达到了26804万美元,同比增长了30.1%。其中出口达20106万美元,同比增长44%,创历史最高水平,并展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第一季度云南对东盟诸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尤以对缅甸、老挝、越南、泰国四国的增长势头最为强劲。其中对缅甸的出口贸易在大项目的带动下,以机电产品为主的出口额达到了10459万美元,同比增长了49.4%;进口达4691万美元,同比增长了19.4%,排在云南对外进出口贸易的第一位。与此同时,在中、老两国高层领导的推动下,云南对老挝的进出口贸易也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出口额达到408万美元,同比增长41.7%。对越南的出口额也达到了4159万美元,同比增长42.7%;进口达992万美元,同比增长178.7%。对泰国的出口额达2849万美元,同比增长232.8%;进口额达373万美元,同比增长了186%,均创历史新高。 从由来已久的惯例来看,每年的第一季度历来都是全年进出口贸易中增幅最为缓慢的时期,但今年云南与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竟然能购在进出口成交的淡季实现二到三位数的高增长率,实属难能可贵。有关专家分析称:“这与云南省商务厅自去年底开始实施的大出大进、国退民进、突出亮点三大经营策略密不可分。” 据大公报报道,云南省商务厅自去年底重组以来,在厅长孙小虹先生的率领下,对云南进出口贸易的优势进行了重新审度,并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经营策略上的革新。 第一项革新就是“大出大进”。通过对全省进出口贸易的多年陈屙进行深入分析后,云南省商务厅全体干群一致认识到:在进出口贸易中必须遵照“有出有进”的市场规律,只出不进或出得多进得少,既会引起贸易伙伴国设置壁垒予以限制,也无法推动本地产品的升级换代。为此,商务厅牢牢抓住了“进口”这个云南外经贸事业长期以来的薄弱环节,为着更多出口而力促更多进口,形成了“大出大进”的局面。受此影响下,今年第一季度云南进口贸易的平均增幅达到了60%的历史最高水平。 第二项革新就是“国退民进”。在对省内外经贸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后,云南省商务厅对更能突出经营绩效从而获得增量的民营外经贸企业给予了大力扶持,而对那些绩效不显的国有外经贸企业则力倡民营资本进入、国有资本退出。受此影响下,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实现了快速增长,并成为云南进出口贸易的生力军。今年首季,全省民营企业的出口额突破了1亿美元大关,且在对东盟十国的进出口贸易中,民营企业出口尤其活跃,占据了增幅的大部分,尤其是一些由省外入滇并通过云南进入东盟市场的民营企业,更是发挥了机制活、体制新的优势,在推动云南对东盟的进出口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项革新就是“突出亮点”。云南省商务厅深谙,云南的招商引资工作与沿海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对外贸易工作则因制造工业发展缓慢而绩效不显,面对周边国家所富集的资源,只有区域经济技术合作才是云南外经贸事业中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最大的亮点。为此,商务厅大力鼓励滇企充分发挥云南颇具优势的资源开发技术与基础条件,到周边国家承担电站建设、矿产开发等中国外援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实现滇企与受援国的“双赢”局面。受此影响下,一大批滇企纷纷“走出去”,加快实现了云南多出口、多创汇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