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资讯

 

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搭乘中国经济增长快车

2004年11月5日

    
    华声报讯:正在南宁举行的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人们谈论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机遇”。的确,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提速,东盟各国政要和商家都被巨大的合作前景和潜在的商机所吸引,希望能够搭上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列车。
    
    “东盟可以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柬埔寨首相洪森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说。
    
    洪森说,过去几年,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往来取得了很大进展,双方在贸易关系中表现出很大的互补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将会从东盟进口更多的商品和货物,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反过来也会有效地刺激东南亚旅游业的发展。
    
    据新华网报道,为了抓住这一机遇,洪森直接向中国企业发出了投资邀请,他说,“我们欢迎中国企业到柬埔寨投资。”其他东盟各国的领导人对此也有着一致的看法。越南副总理范家谦此次率领近100家越南企业参加了博览会,展示了包括农产品、水产品、加工食品、工艺品、化妆品、时装以及工业品等一系列产品。
    
    “中国在很多领域是我们的合作伙伴,这使得我们在双边和多边领域都能够从中受益,”范家谦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过去的25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长9.4%,成为亚洲重要经济增长地区。中国经济增长带动了整个亚洲地区的发展。以旅游业为例,中国成为越南第一位、泰国第四位、柬埔寨第四位、新加坡第三位旅游客源地。同时,在中国与东盟贸易发展过程中,从1993年开始,中国对东盟的贸易也开始出现逆差,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03年,逆差高达164亿美元,是2002年的两倍。
    
    “这印证了中国市场的需求上扬带动亚洲地区外贸增长的看法,”长期研究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商务部研究院李光辉研究员说。
    
    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到2010年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目标。这一继北美、欧盟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将拥有1.2万亿美元的贸易总额和2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达成,是双方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举措,符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李光辉评价说。
    
    事实上,未来“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好处已提前开始“兑现”。根据《协议》的“早期收获”计划,双方已在2004年初开始下调农产品的关税,到2006年,约600项农产品的关税降为零。
    
    除了对经贸和投资的增长表示乐观,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国际业务署署长谭宝锠还特别对中国的西部大开发表现了浓厚的兴趣。
    
    “虽然我们在中国的投资不少,但在西部投资还不多,中国的西部大开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遇。我们这次带了130个人的团队来,就是希望通过博览会认识更多的中国企业,找到更多的机会。”
    

相关文章
  · 东盟领导人呼吁加快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
  · 中国将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
  · 吴仪提出三建议加强中国与东盟合作(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