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资讯

 

近半“海归”难上岗归咎期望值高盲目自大

2005年4月25日

    
    华声报讯:据重庆商报消息,重庆有42.5%的“海归”回来半年后还未找到工作。这是中华英才网销售副总裁杨朝晖日前在重庆就业市场及“海归”就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讨上透露的消息。
    
    为何“海归”成“海待”
    
    杨朝晖称,中华英才网近期对重庆“海归”就业现状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重庆57.5%的“海归”在归国6个月后才找到工作,选择的单位大多是外企和民营企业,其中37.6%为中层管理人员,41.6%在专业工作层。而另外42.5%的“海归”存在就业困难问题,表现为感觉职业方向出错,不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何职业,以及薪水究竟应该是多少等。
    
    “海归”为何成了“海待”?杨朝晖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求职定位不清晰;出国时期望值太高;对国内的形势不了解;求职心态互相攀比;盲目自大,不把“土鳖”放在眼里。企业方面也有担心“招来女婿气走儿”,因此放弃了选择“海归”。
    
    “海归”择业有讲究
    
    杨朝晖称,“海归”们择业还是要以“学什么做什么,工作过什么做什么,出国前做什么做什么”为原则。在选择老板时,要选择三类老板:1993年前创业的老板、民营企业家和1998年以后创业的老板,这些老板因其所处时代和经历的原因,对“海归”人才求贤若渴。选择企业时,要看企业的发展阶段,首选上市公司,其次是比较规范和透明、有大的规模的企业。他还建议“海归”们最好从研发、销售、营销、生产等工作做起。而没有工作经验的“海归”,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的、低报酬的甚至义务的工作来积累经验。
    
    外语能力越高薪资越高
    
    杨朝晖称,中华英才网调查显示,“海归”薪金较高的职位有经营管理、投资分析、咨询顾问、项目管理等。主要分布在IT、医疗设备、快速消费品、金融等行业。此外,外语水平对个人薪资仍有较大影响,外语能力越高,其薪资的竞争力也就越强。他称,外语水平、国际视角和思路是“海归”们择业的优势所在,而对国内状况不熟悉则是劣势,应当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