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资讯

 

海归人士弄潮四海安居深圳

2005年5月18日

    
    华声报讯:据深圳特区报报道,在国内经济平稳发展的背景下,深圳作为经济增长的窗口城市之一,吸引了众多的外界目光,越来越多有海外经历的人选择在深圳发展事业,这些人有长年活跃在深圳各行各业的港台人士,也有来深图发展的海外求学者、海外投资者,以及来自全球的境外人士。无论以何种原因在深圳停留,这部分群体都或多或少地被深圳吸引,更多的人还选择了定居深圳。如果说,选择一个城市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的话,那么选择在深圳居住则是选择了以目前国内最佳城市生活环境、最高居民生活水平和滨海现代城市气息为注脚的生活方式。总结起来,深圳生活的魅力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深圳是一个快速成长的城市,高效务实和竞争生存的机制曾经在80年代的中国成就了多少人的梦想和愿望,如今深圳改革开放的窗口效应已经在全国推广,而经济领涨的势头依然稳健(2002年人均GDP又居全国第一、外贸进出口总额也获连年第一的殊荣),成为国内最具经济增长性的城市之一,也将是国内最早实现现代化的窗口城市,这些都是深圳得以吸引人们关注的根本所在。
    
    2、城市区位。深圳是国内唯一与香港陆路相接的城市,几大口岸长年来担负了内地与香港特区之间的沟通职能,地缘的优势使深圳具有独特的出入境便利。皇岗口岸24小时通关、深港西部通道等种种措施更使这种便利不受时间限制,加深与香港一体化的程度。而香港毕竟是中国目前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其丰富的金融、贸易等资源都将第一时间被距离最近、联络最方便的深圳所利用。
    
    3、城市自然环境。作为南部滨海城市之一,深圳拥有临海靠山的自然地势、宜人的亚热带海洋气候,虽然城市扩张的推进使人们与自然山海的距离拉远,但在生态发展的主张下,城区里保留了大面积的自然地物,加上深圳各区组团→连片的城市发展格局,不仅城区外、而且闹市区也遍布蓝绿景色,经济特区绿化面积6140公顷,绿化覆盖率高达45.0%,人均公共绿地14.17平方米,建成广场45个,公园46个。城市环境正向发达国家城市绿化水平看齐。2000年12月,深圳更荣获国际“花园城市”E组(百万人口以上)第一名,成为亚洲第一座国际“花园城市”。深圳的城市环境经历了从绿化、美化到精品化的发展过程,而滨海道路工程将令深圳的临海特色进一步展现,届时整体城市环境还将向国际型城市上升一个层次。
    
    4、城市生活水平。深圳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居民的收入水平属国内前列,城市个人消费能力也居国内之首,2002年深圳的恩格尔系数为27.4,已经达到联合国粮农组织界定的最富裕阶层水平。在此背景下,无论是人均居住面积、私家车拥有量,还是饮食穿着等日常生活消费的各种指标,均属国内的较发达水准。目前,深圳居民的消费已由简单的物质增长型转向生活享受型或质量增长型,2001年深圳全市拥有机动车50万辆,到2002年10月份已增至61万辆,超过香港、新加坡的拥有量。居住方面,西方国家人均45平方米,新加坡、台湾人均28平方米,深圳目前的水平接近20平方米。说明深圳的整体生活水准不仅是国内一流、而且正在接近亚洲较发达地区的水平。在此背景下,生活在深圳就相应地会有更好的消费基础和生活配套。
    
    5、商品住宅发展。深圳是国内最早实行房地产市场化的城市,长期、成熟的发展不仅使市场运作规范、包容性强(深圳是国内最早取消内外销之分的城市之一),而且在激烈的供应竞争下,产生了许多以需求为导向的特色独具的项目,住宅开发、物业管理等都属国内前列。在商品化发展过程中,深圳的发展商经历了更多的波折和历练,对消费者的重视和理解也更深入和细致。
    
    所以,深圳是一个适宜居住的城市,对于海外来深人士而言,深圳有事业腾飞的沃土,更有国内一流的生活条件吸引着他们;对于深圳的住宅产业而言,海外来深人士这一特殊人群的关注也会以其广博的见识和较高的居住品位要求、务实的购房倾向来促进住宅开发品质的提升。
    
    相关新闻:深圳“海归”居住品位独特
    
    华声报讯:与普通购房者相比,“海归”人士对居住有一定的欣赏品位和审美见解,对住宅的要求高于一般置业者,并对深圳有所了解、对在深居住有一定考虑和想法。作为潜在购房者,他们具有以下特征:
    
    1、对居住、生活有着自己的主张和向往,对住宅的品质、品位要求较高;
    
    2、由于具备了较高的发展起点和更加通畅的个人信息搜集渠道,相当数量的海外来深者对自己的未来预期较高,无论是收入水平、发展前景等方面均有着较强的自信心,因此可能导致在购房选择上对心仪的住宅有着更超前的购买行为;
    
    3、法律意识较强,对市场的规范化运作、透明购房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