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冬漉:撑起财富管理和人生保障的保险伞
2005年4月28日
在她眼里,保险是一把晴天时备用的“伞”,是对未来的未雨绸缪,是在“严寒”来临时得到的“雪中炭”,是“山洪海啸”中留给生者的“诺亚方舟”;而理财则是对财富的悉心关照,是人生安康富足的一个保证,是对生活状态的一种精心打理和有效安排——她就是瑞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总裁兼CEO曾冬漉女士,一个从容、淡定、端庄、儒雅、谦和,干练中不失女性风采和亲和力的人。 缘系保险 曾冬漉和保险的“亲密”接触是从买保险开始的。从她到美国留学时起,就开始购买健康险、寿险、车险等。后来到了香港工作,她也一直是保险公司的客户。八年前,她加入了瑞典的斯堪的亚公共保险有限公司。从那时开始,因为工作关系、她便和保险“形影不离”。 “生命有时候是很脆弱的。去年11月份发生的包头空难,我的一位朋友当时就在飞机上。之前,我曾多次劝他的家人购买商业保险,但最后却没有买。当灾难降临的时候,一切都来不及了。”这是曾冬漉的扼腕之痛。 “前些年,美国的《财富》杂志曾对该国中产阶层做过一次调查。发现仅有10%的受访者在退休后过着富足的生活。主要是因为很多人在收入充裕的时候没有及早去打理财富,进行理财规划,最后陷入了财务困境。” 曾冬漉认为,保险是一个很神圣的事业,它能帮助人们防范和化解风险,为未来温馨从容的富足生活铺平道路。在这一点上,对曾作为项目官员服务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代表处、作为官员任职于中国卫生部的曾冬漉来说,她的事业生涯一直是和“救死扶伤”、扶弱济贫、关爱生命、关爱健康紧密相连。她自己的理解是,“先前所从事的公共医疗卫生,关注的是人群的健康。现在从事的保险工作,同样是在关注人群的生活状态,希望人们活得无忧无虑,安康富足。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工作的出发点及目标都是一致的,或者相近的。” 曾冬漉就职的瑞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是第一家总部设在北京的合资寿险公司。外方的股东瑞典斯堪的亚公共保险有限公司已经有150年的历史,在2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金融服务及保险集团,是全球长期储蓄和投资连结保险方面的专业公司。自2004年1月7号正式开业以来,瑞泰人寿的主要业务就是长期投资连结保险产品。这是一种跨越传统保险业、银行业和证券业的金融创新产品,集保障和投资功能于一身。对此曾冬漉解释说,还不能把这个产品定位于单单以投资为主的投资性的保险,实际上这个产品给大家提供的是一个投资理财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你可以选择投资更多,或者保障更多,这完全可以根据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来自己组合。 让你的钱生钱 瑞泰人寿保险公司倡导“富国者必先富民也”。 曾冬漉的理念是:一个国家只有广大民众都富强了,才是真正的富强。而广大民众需要通过进一步理财致富。“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给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好的理念,更好的工具,帮助每一个人,能够通过理财来致富,让你的钱为你工作,从而让你未来的生活更加精采。” 那么作为普通百姓,该如何利用手里的一点点钱来实现“钱生钱”呢?曾冬漉的建议是,首先要给自己做一个长期的财务规划,根据自己和整个家庭的具体情况来具体规划。由于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的年限和投入资金的差异,这个财务计划应该是应人、应家庭而异。 一定要有长期投资的观念,不能急功近利。“很多人投资失败,都是因为喜欢追涨杀跌,而缺少长期投资的理念。实际上,财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过去中国人有两个趋势,一个就是急功近利,希望一夜致富;还有一种趋势就是比较保守,倾向于把钱放在银行里。 对瑞泰推出的保险产品,曾冬漉是第一个购买的。曾冬漉认为,目前,在股市走熊的情况,基金一般也不可能有很好的业绩。但从长远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整体上一定是增长的,只不过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曾冬漉建议,“一定要为自己的未来早做规划,规划越早,将来的生活质量才会越好。”“大家都理解复利的概念,30多岁的人可能会比20多岁的人拿出来投资的钱更多,但其投资回报却没有从20多岁开始投资的回报高。用句通俗的话来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对保险代理人说NO 不用保险代理人是瑞泰人寿有别于其他保险公司的独特之处。他们通过与专业金融机构和保险中介机构,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合作销售产品,这在国内是第一家。目前,瑞泰的产品已经摆放在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商业银行、华夏证券、第一创业、长润保险经纪、民华保险经纪、泰洋保险代理、北京证券等公司的销售网点上。 为什么要采用这种营销方式,与机构合作的方式会有什么好处?曾冬漉笑笑说,保险公司的代理人,是代表公司卖自己公司的产品。但并不是每个客户都适合这个公司的产品。我们通过保险经纪人,通过银行的理财中心,这样会有很多不同的产品供客户选择,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挑选最适合自己的产品。“因为每个客户的需求都不一样,我们认为这是最适合中国老百姓理财需求的一个方式。另外我们根据国外保险发展的趋势分析,随着市场的发展,人们投资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有高素质的理财顾问来提供咨询,这不是一般的保险公司代理人可以解决的。” 不用保险代理人的营销方式是基于从客户角度出发,从公司的利益来说,曾冬漉坦言,可能与其他保险公司来比,我们卖的产品相对来说是少的。但是正因为这样,我们的目标客户非常明确。“我们只提供产品给那些确实适合买这种投资型产品的客户,而且我们的产品不是柜台上就可以卖到的,客户必须经过理财的咨询以后才可以买到。” “专业性是我们最大的特色。”谈到瑞泰的特色,曾冬漉的回答是“专业”。 “我们提供的产品只有一种,就是长期投资理财方案,这也是我们外方公司斯堪的亚在全世界的特色。”曾冬漉说:“我们的专业性不仅表现在通过专业渠道销售,还表现在将投资交给专业公司来完成,我们主要是设计最适合客户需求和网点销售的产品,同时利用我们的专业经验在令人眼花暸乱的基金中选择最佳的基金,并给客户提供一个完美的投资组合,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阶段和需求选择不同收益与风险匹配的基金组合以及保障功能。”这种模式就是通常大家说的“基金的基金”。 瑞泰的投资流程是,首先对基金信息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与更新,并建立基金池。其次,通过“4-P”(投资理念、投资流程、投资人员、投资业绩)研究法进行二次筛选,最后构建基金组合。整个投资过程有投资团队进行动态监测与评估。“我们的投资平台提供多个投资账户,客户可以实现灵活基金组合。不同的账户投资不同风格的基金组合,力求各账户的目标回报率不低于各自的业绩比较基准。与基金相比,我们一次锁定投资成本;免费账户转换,进行投资调整。” “第一”意味更多付出 和不少合资公司庆祝生日的方式不同,瑞泰人寿在一周年华诞之时以评选“创富之星”的方式来见证一年来的风风雨雨。2005年1月12日,10位靠理财致富的人士获此殊荣。这一天,也正值斯堪的亚公共保险有限公司150岁的生日。 一岁的瑞泰没有太出色的成绩单可以“展示”,但是,与众不同的庆典恰恰是瑞泰一年来在市场培育上尽心尽力的一个明证。 曾冬漉坦言,“在中国开业一年来,我们投入最大且体会最深的就在于教育市场。”她相信,中国将迸发出旺盛的理财需求,而瑞泰正在走的道路代表了理财的方向。她表示,现在我们要给予消费者一个正确的引导,并树立长期投资的概念。 曾冬漉说,“投连险通过中介销售的方式在瑞泰之前还没有过,当‘第一’必然要付出更多努力。”“渠道是需要培育的,而培育就需要时间,这个过程不能逾越。”曾冬漉说。不过令她高兴的是,瑞泰的产品进入市场后,销售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对于公司的未来,曾冬漉满怀激情。她说,我们采取的是一种独特的业务模式,开创的也是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这对我们来说既是非常严峻的挑战,也意味着巨大的机会。这一年来的艰苦历程,有风雨也有阳光。瑞泰凭借高水平的产品设计、高素质的员工和专业的保险服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如今我们的产品范围已覆盖了融资、保障、意外、大笔医疗等各方面。2005年对我们来说是又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我们已经站稳了脚跟,打好了基础,我们将要展翅飞翔了。(来源/证券时报,作者/陈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