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平:IT路上的“环球使者”
2005年5月11日
“格物致知,见微知著”。这句质朴而又透射出智慧火花的语句,在沈阳格微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北方软件学院院长张桂平看来,不仅是自己恪守的创业理念,更是走向信息高速公路最前沿的一种力量之源。张桂平创业十多年来,正是由于秉持这一理念,使她和格微公司同仁为沈阳信息产业发展留下了一道亮丽风景。 毕业于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计算机系的张桂平,1990年在东北大学攻读博士时,有幸成为“万国语言计算机自动翻译”项目组最年轻的中国成员,赴日参加该项目的国际合作。这个项目虽然历时多年没有结出成果,却使张桂平坚定了一定要解决这一难题的信念。1995年,张桂平结束了在日本留学的生活,回到母校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开始了创业之路。此间,她克服了重重困难,向世界技术难题挑战,提出了汉语文本分析的“语言成份分析法”,摆脱了用西方语言学研究汉语的框框;在多文种信息处理领域,提出基于智能识别技术的“动态编码”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多文种编码冲突和互不兼容这一“瓶颈”问题。经过辛勤耕耘,多文种处理平台这一开发应用成果问世了。她将其称之为“环球使者”,并坚信总有一天它会成为中国电子信息技术的使者访问世界各地。1997年3月,“环球使者”1.0版本被正式推向市场。这张多文种软件王牌刚一出手,便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世界一些著名的软件公司派员抵沈,商谈技术转让与合作事宜;日本、新加坡等研究机构多次发函邀请张桂平……“环球使者”系列软件在国内上百家用户中产生良好反响:它以智能识别、动态编码、全方位兼容等独特的技术优势,被选定为中国工程信息网的多文种处理系统。几年来,它不断扩大市场的占有量,并相继推出五代产品,取得了在全国同类软件产品销售排行榜中名列第四的成绩。该产品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环球使者”的成功并没有让张桂平满足,她把卓有远见的目光投向了更深、更新的领域——信息网络。“沈阳通”就是张桂平献给社会的又一份礼物。一个简单的“触摸屏”,只要轻轻触摸一下,房产、医疗、商业、旅游、餐饮、交通、人才等政策信息,转瞬之间就会出现在眼前。如今,“沈阳通”已经逐渐成为市政府向人民群众传递政策信息的渠道、市民咨询求助的新帮手。以“沈阳通”为基础的“辽宁通”建设,已被列入辽宁省信息产业三大关键性工程之一。格微软件公司凭借其在多文种信息加工处理方面的技术优势,基于“沈阳通”模式研制开发的世界文化遗产展示系统,已经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并在日本、埃及留下了足迹。 几年来,格微公司在企业规模建设、技术创新、企业管理、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作为一名思维触角始终探及世界前沿的IT业华商,张桂平并不满足于此,她在挑战自我中不断给自己设定新的目标:计划五年内,将格微公司和北方软件学院建设成大型软件企业和大规模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并以格微公司和北方软件学院等企业构成的格微集团为龙头,以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原校区为基地,以其周边社会支撑资源为保障,建设沈阳北陵软件园区。她要让网络和计算机离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近;她要打造中国软件的王牌;她要成为一名把沈阳与世界链接起来的IT业“环球使者”。(来源/沈阳日报,作者/孙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