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保基金抵押地块“变身”创业园区
2005年5月12日
华声报讯: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上海促进再就业又出新招,社保基金抵押地块“变身”创业园区。 报道称,上海正在尝试盘活社保基金抵押资源。日前,位于虹口区的一处社保基金抵押地块被租赁给虹口区劳动局,并改建成“非正规就业组织创业园区”。 位于虹口区东大名路391号的这块5300平方米地块,原是某重型机械制造厂厂房所在地,地块被抵押后,厂房闲置至今。据虹口区劳动局就业促进中心主任胡美龙介绍,目前虹口区已与上海社保基金管理机构签约,启动对该地块的开发。 胡美龙说,虹口区政府将按照地块的地段、区域产业规划等因素对它进行功能策划,装修后将交由社会中介机构运作,主要吸纳符合规划的非正规就业组织入驻,比如由就业困难者组成的清洁服务社等机构。创业园区除了提供低于周边市场价的租金外,还为非正规就业组织提供租金补贴。 据业内人士透露,上海有类似的社保基金抵押地块大约50块,虹口区就有4块,这些地块的土地产权和使用权归上海市社保基金管理机构。这些地块大多都是在之前的国企改革背景下,为解决下岗分流人员的社保费用所采取的一种变通措施。 而这种以资产抵押方式缴清职工社会保险费的方式在国内其他地区也施行过,其中吉林省和河南省部分城市还为此制定了专门的资产抵押管理办法。 此次上海把闲置的社保基金抵押地块拿出来作为促进就业的创业园区,对于盘活这部分“抵押”资源,是一种很好的尝试。胡美龙说,这种尝试对于创业园区的建设机制也是一个创新,因为之前创业园区用地多是采用市场租赁形式。 另据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日前公布,上海市全市16个区县已初步物色54块房产用于建设创业园区,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创业园区统一定名为“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创业园区”,并以低于一般市场价的价格租赁给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以解决经营或办公场所之需。正在建设或出于筹备期的创业园区在年内全部启动后,预计可吸纳2500多家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新增就业岗位1.2万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