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欲建亚洲一流模具产业基地
2005年5月20日
华声报讯:由苏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苏州市模具工业协会和苏州新浒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及浙江乐清模具协会协办的长三角模具产业发展研讨会,日前在苏州举行。与会者就在苏州高新区建立亚洲一流的模具产业基地进行认真研讨,并提出在高新区浒关工业园建设一个高起点、高水平的现代化多功能模具产业基地。 模具工业发展迅速 据消费日报报道,苏州模具工业起步晚、发展快。改革开放以来,该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崛起。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86家在苏州投资建厂,苏州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尤其是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与之相关的软件业、光电业也开始聚集苏州,还有汽车、家电、通信、轻工塑胶等行业的发展势头也很强劲。这些行业的产品制造80%以上离不开模具,因而带动了苏州模具工业快速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苏州目前有各类模具厂1000多家,模具加工点1000多个,模具年销售额约50-60亿元,模具业成为该市新兴工业之一。 与总体经济水平不匹配 虽然苏州模具工业飞速发展,对该地区的经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苏州模具工业还远远跟不上其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苏州模具业与工业经济发展规模不相适应。被誉为"工业企业效益放大器"的苏州模具产业相对滞后,上档次、上规模的模具企业寥寥无几,显然不能适应苏州工业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 第二,苏州模具业与外向型经济强劲发展的势头不相适应。苏州大多数模具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生产水平上,无法与外资企业配套,严重制约模具经济的发展。 第三,苏州模具业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苏州模具业中,多数企业生产方式落后,有些甚至是传统作坊式的,无论是设备还是产品设计理念,都难以与国际接轨。 第四,苏州模具业集中度与产业化要求不相适应。模具产业单件生产的特点在苏州模具业中尤为突出。苏州模具厂点虽多,但集中度不够,因而生产出来的模具产品质量不高,精度不强。尤其在大型、复杂、精密、长寿命中高档模具生产方面,尚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 苏州打造模具产业基地的优势 一是产业优势。苏州海华集团是苏州模协的旗舰单位,又是模具行业的龙头企业,为模具制造及相关企业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现已成为德国蒂森钢材、上海龙记模架、日本盘起标准件、美国PTO等300多家中外知名企业在苏州地区的总经销、总代理,并已在1万多家网络客户群中树立起良好的商业信誉。该集团经营商品达两万多个品种规格,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模具材料、模具配件、工量刃具、塑机及周边设备、机床设备的经销商。目前,集团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年销售收入达1.5亿多元。集团核心企业华东机电化工配套公司已于2002年通过CQC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多年来被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评为AAA资信等级单位,并被江苏省消费者协会评为"诚信单位"。二是市场优势。苏州市模协联系广泛,与德国、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度等国家的一些模具企业都有交往,可以发展成为贸易合作伙伴。在交往过程中,苏州企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国外一些大企业进行合资合作,为它们的配套加工,为其提供市场。 苏州模协表示,完全有能力构筑高起点、多功能、集群式的浒关模具产业基地,并借助这个平台,整合资源,促进包括外资、民资在内的多元资本,在苏州模具产业基地集聚,重点引进关联度大、技术层次高、市场覆盖面广的模具、机床及相关企业进驻。据了解,苏州模具协会目前正与一些模具企业磋商,很快就会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以确保浒关模具产业基地在一年内初见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