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资讯

 

张家港保税区打造化工生态工业园区

2005年5月25日

    
    走进张家港保税区,我们可以发现,“化工制造”、“化工物流”、“化工市场”已成为当今张家港保税区人口中常言的三个关键词。的确,张家港保税区从1992年建区以来,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一直致力打造化工特色园区。历经10多年的蓄势发展之后,今天的张家港保税区已走出了一条独具竞争优势的开发之路,化工特色在世人面前已分外抢眼。
    
    据统计,2004年,张家港保税区共引进外资项目51个,其中化工企业22家,注册资本2.81亿美元,占全年新增注册资本的70.2%。截至目前,该区已累计引进化工企业已达600多家,其中包括美国陶氏、雪佛龙菲利浦斯、杜邦、道康宁、优尼科,日本旭化成、三井、日通、触媒、北兴,德国瓦克、梅塞尔等10多家世界500强和国内外知名化工企业。而在这600多家化工企业中,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以化工产业为基础,链式集聚效应日益强大,一个生态型的化工制造业基地正在中国长江流域蓬勃发展起来。
    
    化工不等于污染
    
    在很多人眼中,一提及“化工”,便会和“污染”这个词联系起来。而在张家港保税区,其化工产业从萌芽到今天发展壮大,他们始终倡导的是以发展化工为龙头,以狠抓环保为主线,积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业生态园区。
    
    2004年2月9日,江苏省环保厅转发了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申报、命令和管理规定(试行)》等文件。随即,张家港保税区审时度势,提出了创建区域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目标,力求从管理入手,将生态特色做大做强。
    
    经过近1年的努力,张家港保税区顺利地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论证,并提出了“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积极宣扬‘化工不等于污染’,实现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全员参与,繁荣经济”的环境方针。张家港保税区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论证证书,而是通过不断地持续改进,有效地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贯彻到整个化工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基于此,张家港保税区在申请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论证的两次外部审核和半年后的第一次监督审核过程中,均得到了审核组专家的高度评价。
    
    倡导“绿色招商”
    
    有关专家介绍,“绿色招商”是指在现有产业结构与园区产业定位的基础上,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对项目类别进行筛选,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产业链结构,从而构建自己独特的工业生态系统。
    
    张家港保税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通过打好ISO140001这张环保牌,设置了“绿色门槛”,对项目类别进行筛选,做到在引进项目时严格论证把关,项目建设时严格监督管理,项目实施运转后严格监督检查,严格引进低能耗型、低污染型、高效益型的项目进区,以实现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统一。而这一“绿色招商”战略的实施,在张家港保税区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同时也得到了投资商的一致认同。美国陶氏、杜邦、雪佛龙等环保标准领先于世界水平的企业落户就是最好的说明。杜邦-旭化成聚甲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竹本常夫先生说道:“我们公司当时落户时,对于环保的意识是日本的环保基准,没想到张家港保税区对环保方面的要求更为严格,张家港保税区对环保非常重视。”
    
    循环经济快步发展
    
    张家港保税区和其配套工业加工区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绿色招商”理念的创新,带来了园区产业布局的变化。该区成功吸引了一批国际化工旗舰项目和“龙头”企业入驻后,带动了一大批“下游”企业纷纷抢滩落户,一个个“唇齿相依”的化工产业链逐步形成。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是由中粮集团和美国ADM公司联合新加坡KENSPOT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粮油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它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循环体系,在废物减量化、原料利用最大化、生产废物资源化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在张家港保税区称之为内部循环经济链。
    
    而以苏州精细化工公司为源头的区域层面中循环经济链也在逐步拉长。苏州精细化工公司产品有氯气、氢气、氯化氢等,美国道康宁公司在化工园投资的有机硅项目用该公司产品氢气、氯气、氯化氢制备一氯甲烷生产有机硅,以苏州精细化工生产的氯气与氢气为原料的骏马化纤集团己内酰胺项目则成为该链条的二级节点;梅塞尔气体项目从苏州精细化工生产的氢气中提取高纯度氢气,供给三井化学等企业,而三井化学下游的PET项目产生的PET又成为欣欣化纤公司的原料。(来源/江苏新闻网,作者/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