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资讯



青岛开发区的魅力

    
    看青岛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最有魅力的就是看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位于胶州湾西海岸的青岛开发区,谁也没有料到,在昔日的一片荒滩阡陌之上,如今傲然耸立的竞是一座充满海滨风情的现代化新城区。目光所及之处:风格独特的商住楼宇,造型别致的工业厂房,风格迥异的公园绿地……
    
    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青岛开发区,自1985年3月28日动工兴建以来,为山东和青岛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全区累计批准三资项目1048个,合同利用外资19.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8亿美元,目前已有国内20多个省市、国外47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商前来投资。
    
    在开放开发中崛起
    
    青岛开发区自1985年兴建以来,凭着母城青岛市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技术基础,始终坚持以“工业为主,利用外资为主,出创汇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努力把开发区建成青岛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山东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青岛开发区一方面充分利用青岛的人才和老企业优势,另一方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及资金,使青岛开发区迅速成为吸引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的结合点,为青岛市的发展和产业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14年的开放开发,目前青岛开发区在山东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主要表现在:
    
    ——成为全国投资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截至1998年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已达204.4亿元,其中区属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全社会基础设施投资达119亿元,建成了年吞吐能力2200&127;万吨的前湾港,黄岛油港、胶黄铁路、环胶州湾高速公路、海上客货两用轮渡等一批大型能源、交通设施和区内道路、供排水、供热、能信等配套设施。
    
    ——成为山东新的经济增长区域。与1994年相比,1998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3亿元,增长264%;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53亿元,增长1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6亿元,增长115%。1998年,全区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均占青岛市的1/4以上。1998年,在已开发的6.8平方公里工业区内,平均每平方公里实现工业产值14亿元。
    
    招商引资的“艺术观”
    
    面对激烈的世界经济竞争,青岛开发区把招商引资作为一门艺术来操作。
    
    这是开发区对开放内涵的再理解。青岛开发区进入“第二次创业”以来,把招商引资当做重中之重,把项目建设作为生命线来抓,面对政策的弱化和国内招商引资的竞争,知难而上,大胆改变招商思路和方式,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使全区招商引资全面提速。
    
    据统计,自1995年进入第二次创业以来,全区共批准三资项目544个,合同外资10.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4亿美元,分别相当于建区前十年总和的1.07倍、1.3倍和3.3倍,新批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44个,新投产24个,分别是前十年总和的1.6倍和4.2倍,全区投资过亿美元的三资企业达到两家,占青岛市的一半。对内开放也收到了显著成效,目前已举办内联项目超过2000家,协议金额达180多亿元,实际投资突破100亿元,特别是总投资65亿元的海西湾修造船基地和总投资50亿元的海尔工业园的启动建设,使开发区招商引资实现了由量到质的新飞跃。
    
    由于注重了招商引资艺术,青岛开发区引进外资的对象由最初的港、台和日、韩企业为主转向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仅1998年,全区就引进欧美项目44个,总投资额1.5亿美元,合同外资1.16亿美元。同时,引进项目由“第一次创业”时的低水平、小规模转向现在的高水平、大规模;由粗放型逐步转到集约型,由外延式逐步转向内涵式,如引进的英荷壳牌油气项目、美国的固体酒精项目、日本的摩托车项目等。特别是一些低增值单个项目引进转向高附加值、行业引进,发挥产业联动优势,创造出了明显的青岛开发区特色。
    
    不断壮大和优化的产业优势
    
    进入第二次创业以来的青岛开发区,如何在发展中破题?
    
    这个区的具体举措就是充分发挥区内集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试验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于一体的优势,合力招商,及时地确定了加快“培育第二产业,调整优化第三产业,稳定发展第一产业”的指导方针。
    
    在工业发展上,围绕石油、化工、化纤、机械、电子、建材六大主导产业,积极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和信贷结构,不断增加重点工业项目的投入。近四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42亿元,相当于前十年总和的3.5倍。
    
    在第三产业发展上,坚持“两高”方针,切实增强城区综合服务功能。青岛开发区坚持高速度,把第三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努力使第三产业发展速度高于一、二产业。坚持高档次,按照“现代化、国际性”的要求,积极兴建适合不同层次需要的功能齐全、综合配套的第三产业体系。建成了海都、华益、太平洋等一批高档宾馆、饭店、娱乐设施;吸收社会资金,建成了云海商城、长江路市场二期、武夷山路集贸市场等,增强了城区的商业服务功能。今年8月,这里将举办金沙滩之夏文化节,届时,这里将成为欢乐的海洋,这些发展第三产业的招数,使开发区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上,以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工人化为目标,加快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这个区发挥新区开放优势,积极引导街村企业与外资嫁接,为大项目配套、向工业园区集中。同时,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农村区域经济,东部沿海以水产业为主,重点发展深水网箱养鱼;西部山区大力发展林果、蔬菜业,突出搞好山区综合开发。
    
    青岛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胸有成竹地说,青岛开发区拥有良好的设施和真诚服务,越来越成为理想的投资之地。现在,已经有300多位海外客商在这里舒心如意地工作和生活,他们已经成为开发区人的好朋友。刘建华先生真诚希望更多的海内外朋友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同开发区人一起分享新区开发建设的成果,而青岛开发区将努力为投资者提供尽可能的方便和条件。